![兔子红箭头引导关注]()
新津黄辣丁
![]()
黄辣丁
黄辣丁,学名黄颡鱼,遍布于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水域,可谓南北食客均能享用的美味河鲜。但其中,历史悠久的要数四川的“新津黄辣丁”,其品质独树一帜,享誉四海,更是四川火锅料理中的代表食材。
档案
,自2010年9月30日起批准对新津黄辣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为四川新津县五津镇、花桥镇、兴义镇、普兴镇、邓双镇、方兴镇、安西镇、永商镇、金华镇、新平镇、文井乡等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
食俗
第一站
黄辣丁=黄骨鱼?
黄辣丁还有黄颡鱼、黄角丁、刺黄股、昂刺鱼等俗称,在广东,当地人称它为“黄骨鱼”。
记者记得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一位川菜师傅曾信誓旦旦地表示,
四川人所说的黄辣丁
并不是我们广东人所说的黄骨鱼,
它们虽然长得像,
但两者是不同的。
后来,记者通过多方考察,
包括从华南农业大学水产系的朋友
那里核实情况,
他们也确切地回复称,
从国家的数据资源里可以分析出
![]()
黄辣丁确实就是黄颡鱼
而黄颡鱼也确实就是黄骨鱼
所以从理论上说,
如果非要把黄辣丁和黄骨鱼说成两种鱼,
那么就跟北方人说大白菜
而广东人说黄芽白一样,
很有可能只是地方之间的人文情结罢了。
新津黄辣丁更鲜
遍布大江南北的黄辣丁
为什么只有四川的新津
能获得“黄辣丁”的地理标志
保护呢?
产地
第二站
据说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在新津境内曾发现过许多东汉崖墓,
这些崖墓里出土的珍贵殉葬器物数不胜数,
其中最多的是一种长约三四寸的红陶质鱼。
据考证,这种陶质鱼就是黄辣丁。
![]()
说明在两千多年前,
黄辣丁就是川蜀一带的日常食物。
而且有记载,
北宋大文豪苏辙与他的“吃货”哥哥一样,
都喜欢美食。
当他每次路过四川必指定要吃黄辣丁。
他甚至亲自泛舟南河,
用专业的钓筒捕捉黄辣丁来吃,
并将这个经历写进描写新津风物的诗《纪胜亭》中:“爨烟惨淡浮潜浦,鱼艇纵横逐钓筒。”
黄辣丁在历史上就是从四川的新津这里出了名
第二,新津的水系对黄辣丁的生长有极大的优势
有学者专门分析称,
由于新津自古水质清新、水温适宜、
水生生物和天然饵料生长旺盛,
因此新津黄辣丁的蛋白质、脂肪等
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外地黄辣丁。
同时,新津黄辣丁含有的
“味精”谷氨酸、赖氨酸含量比外地黄辣丁更高。
因此,新津黄辣丁比同类鱼更加肥美,
肉质更细嫩,味道更鲜香浓郁。
所以也难怪那些四川朋友固执地认为
四川的“黄辣丁”并不是黄骨鱼了
![]()
教路
第三站
太黄的黄辣丁不要买
目前,市场上的黄辣丁90%以上都是人工养殖,野生的黄辣丁非常少。
据知情人士透露,
黄辣丁对饲养的水质、空气、温度要求
其实非常高,并不好饲养。
一些不良商贩在饲养过程中添加违禁药物,
在市面上若发现体色特别黄的黄辣丁,
甚至有一擦就掉色的黄辣丁,
那么99%就是喂食了过量的抗生素造成的。
![]()
至于黄辣丁的购买,
相信各大市场中都有这种小鱼。
不过要真正尝到纯正的新津黄辣丁,
最好还是到当地选购。
如果要想吃到四川人“传说中”的黄辣丁
那得必须靠懂行的行家带路了
来源:美食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