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新闻 >古村探秘——打渔村(1)

古村探秘——打渔村(1)

2022-06-20 23:02:45

                        打渔村摇鸟排

 打渔村是湘漓镇花桥村委的一个自然村,座落于风景优美的湘江河畔,与县城隔江相望,灵渠北渠绕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打渔村前临湘江故道旁,离渡头江桥约一千米,说起打渔村摇鸟排,兴安人都知道。

  “打渔村摇鸟排”究竟是怎么回一事,得去打渔村了解、了解。

   我奶奶是打渔村人,叫文满妹,我算是半个打渔村人吧!奶奶死了快二十多年。我小时候常跟着爸爸和叔伯们去打渔村走亲戚,打渔村的老表们自然就有很多。



 打渔村的杨世成是打渔村的老村长,现任村委书记,今年67岁,为人热情、豪爽,和69岁的杨世友是亲兄弟,每次去打渔村都会找杨家兄弟来帮忙了解村里的往事。

  有一次,杨世成和杨世友两兄弟约我去打渔村吃晚饭,骑着单车来到杨世成家。

  “来打渔村喝酒,一定要吃鱼。”杨世成热情豪爽的说:“老表,今晚就吃酸笋壳煮鱼仔,好好喝几盅。”

  我说:“老表啊!老表,这酸笋壳煮鱼仔,鼎锅要扒烂喔!”

  。

 杨世友接着说:“今天的鱼仔是我和世成兄早上撑鸟排去搞的,老表,你要多喝几杯啊!” 

  我说:“老表,我见兴安人喝酒前都爱在桌子和炭盆上放杯酒来敬酒,嘴里还说上几句话,是什么意思?”

  杨世友说:“敬酒是对天地神灵的敬重,是晚辈对死去祖辈的怀念和孝敬,口诀这样念:天地扒扒、财神老爷、祖公祖婆、太公太婆、爹爹奶奶、父母大人、房东叔伯,千人供俸、万人供杯。这个习俗是一代代传下来的。”

  杨世成举着酒杯说:“喝酒、喝酒,干杯,大席(大家)一起来干一杯!”

  三人端起酒杯,一口气把酒干了,我说:“你们出外摇鸟排打鱼,也要讲彩话的吧!”

  杨世成说:“烧香化纸供神灵,天灵灵、地灵灵,出外搞鱼敬水神,三皮钱纸敬财神,满筐鱼仔进家门。哈哈哈!这就是出外打鱼念的口诀,以前每次撑鸟排出去打鱼,我们都要先烧香、化钱纸、念完口诀后才出外打鱼的。”

  我说:“这酸笋壳煮鱼仔开胃啊!咱们再来干一杯。”

  杨世成说:“老表,不瞒你讲,这鱼仔煮酸笋壳,我吃了快一辈子,就是吃不烦。”

  兴安有句俗话:酸笋壳煮鱼仔,鼎锅要扒烂。说的就是兴安人自古就喜欢吃鱼,酸笋煮鱼是吃火锅,鱼有煎的、油炸的、开汤等等的吃法,兴安人最喜欢吃酸笋壳煮鱼仔的火锅,此菜鲜美开胃、酸中带辣、辣中带酸笋的独特味道,这酸辣带笋的味道融透到鱼里,这道菜是兴安人最喜欢吃的,是兴安人独有的一道地方特色菜。



 三人喝酒聊着天,杨世成说:“你的样子挺像你爹爹(爷爷)刘光汉的,你爹爹和你奶奶生了7个崽2个女,以前村里红白喜事、上梁大寿,你们刘家都来打渔村帮忙喝酒的,你们刘家有事,打渔村的亲戚老表们也要过去喝酒庆贺、庆贺。”

  我说:“打渔村在兴安很出名,老表,打鱼有些什么事说来听听吧!”

  杨世成喝了一口酒说:“打渔村以前打鱼要过界,过界打鱼要经过同意才能过界去打鱼,鸟排上都有鸬鹚鸟,这鸟拿鱼厉害,撑排上大小天平从南渠过灵河到金石乡、华江乡,摇鸟排方便又轻巧,撑鸟排从村前放排下江到界首去打渔,溶江镇属兴安县管,过溶江不久就到灵川界,想要过灵川县打渔,必须要经灵川界的人同意才能过界,下界首到全州县境内,就要经全州人同意才能在全州人管的地方拿鱼,五十年代都是私人打渔,六十年代放排拿鱼就归生产队管了,78年打渔村集体打渔结束,放排打鱼权又归私人了,前年,村里最后的几只鸬鹚也卖了。以前村里人撑鸟排外出打鱼,都住洲子(小岛)和石滩上,在洲子和石滩上煮饭做菜,瓢羮要朝天放,不能朝下放,煮菜的锅也一样,吃完饭要洗干净不能朝下放,要是有不守规矩的人和奶仔家,前辈是要骂人的。有一次,村里的一帮奶仔家在村子里喝酒,瓢羮硬是要朝下放,喝完酒不听老人劝,骂都骂不倒,硬是要撑鸟排出去拿鱼,结果鸟排在江里翻了,撑鸟排拿鱼是有禁忌的,不能坏了规矩啊!”

  杨世成说:“以前江里鱼多啊!沟里和田里都处都是鱼,随便转一圈,就能搞好几斤鱼,   二十年前,江里的鲤鱼一条就有十多斤,记得有一年,你舅爹爹钓了一条大鲤鱼有三十多斤,在村里摆了二桌,水酒喝了三十多斤,想当年江里的鲢鱼、桂鱼、红翅杆、白牯佬、傻巴佬什么鱼都有,河龟、沙鳖也多,现在鱼少了,环境也变坏了,唉!那炸鱼、电鱼、毒鱼的和下地笼搞鱼仔的最可恶了,害得我们打鱼鱼也没以前那么好搞了,要是有人管管这事就好了。”

  环境整治,看来这禁止毒鱼、电鱼和下地笼的事要严加管治才行了。

 我说:“打渔村打鱼,原来有这么多的讲究啊!打渔村摇鸟排是怎么回事。”

  杨世友说:“以前放排拿鱼,鸟排上都有好几只鸬鹚,拿鱼的时候,人们都“哦嗨、哦嗨”的大喊,人站在鸟排上举着鱼篙,浑身使劲的摇鸟排,打渔的人把排摇到江中,把鸬鹚从鸟排上赶下水去捕鱼,鸬鹚嘴长似鸭嘴,脖子上有个袋袋,鸬鹚跳进江里,一次能抓好几条鱼,这鸬鹚脖子上有个装鱼的袋装,有些人用草扎、有些人用布和麻绳在鸬鹚脖子上打个结,鸬鹚抓住鱼又不能吃进肚子里,打渔的人把大鱼和好一些的鱼从鸬鹚脖袋里拿出来,放进鱼篓去街上买鱼,才把鱼喂给鸬鹚鸟吃。”

  我听着哈哈太笑:“原来打渔村摇鸟排是这么回事啊!”

  杨世成说:“老表啊!你来打渔村这么多次,我再告诉你一件事吧!打渔村离开鱼仔不吃饭是什么意思吧!以前穷,打渔村的人每次从外面打完鱼回来要拿到街上去卖鱼,卖了鱼有了钱,才拿钱去买米砍菜(买菜,多指买猪肉)回家吃。听我爹爹讲,打渔村在清朝道光年间,就有二十多张鸟排在江上拿鱼,我5岁懂事的时候,就记得村里有五十多张鸟排,当年打渔村鸬鹚鸟最多的时候有百多只鸬鹚。打渔村打鱼最少也有一排一鸟,常见的是一排三鸟,村里最多的人养有九只鸬鹚。”

   我想:自古打渔村是个打鱼的老渔村,非常有特色,离灵渠公园又近,做好旅游开发将是一道非常亮丽的景观。

  杨世成说:“老表,今天酒喝得很尽兴,天这么晚了,下次你来再讲讲打渔村鸬鹚鸟的事给你听,好吧!”

  “好啊!好啊!下次有时间再来。”

  和杨世成、杨世友道谢握手告别。

 文荣献今年73岁,打渔村最后一个养鸬鹚的打渔人,此片拍摄于2010年2月24日,现打渔村再无鸬鹚。

  打渔村有故事,我将继续探寻。

编   制  刘泉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