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特种水产 >颤抖吧蓝藻!2017年“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放鱼10万尾

颤抖吧蓝藻!2017年“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放鱼10万尾

2021-04-06 20:56:11


由昆明市政府主办,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春城晚报、昆明阳光艺术团联合承办的2017年第八届“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12月17日上午在海埂公园举行。



9点多,就已经有市民赶到海埂公园来等待放鱼活动的开始。在志愿者和市民的共同参与下,只用了不到3个小时,又有10万尾鲢、鳙鱼鱼苗放入滇池,与蓝藻“作战”。据统计,“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从2010年举办至今,已经累计投放鱼苗超过140万尾,参与市民超过了5万人。


◆现场

冷空气挡不住市民放鱼热情


清晨的昆明,气温非常低,滇池边的风一吹,寒冷的感觉更加明显。照理来说,这应该是个适合窝在被子里的周末。不过,冷空气的“搅局”,依然挡不住市民来参与放鱼活动的热情。今年的放鱼活动中,又有10万尾鲢、鳙鱼鱼苗放入滇池。



短暂的启动仪式结束后,迫不及待要参与的市民已经在放鱼区排好队,等待着领取鱼苗。志愿者们已经各自分工,一刻不停地将装好的鱼苗分到市民手中。很多中午赶到公园放鱼的市民,都没能赶上最后一桶鱼。


经过7年的积累,“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已经成长为全民参与保护滇池的一项品牌活动。每年冬季的某个周末,市民呼朋唤友、携老扶幼,在滇池边放下尾尾鱼苗的场景,已经成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据统计,从2010年起,通过“放鱼滇池”活动投放的鱼苗已经累计超过140万尾,参与市民超过了5万人。



◆市民

放鱼已成生活的一部分


市民王女士一大早就带着3岁的孩子来到滇池边守候,对她来说放鱼已成为了她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她向记者表示,“放鱼滇池”对于她个人保护滇池来说有种“仪式感”的价值和意义。刚刚从学校走入社会的时候,总听到别人说保护滇池,但是对保护滇池仍然停留在概念上,后来,偶然之间接触了“放鱼滇池”活动,慢慢开始知道了如何保护滇池以及保护滇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并且每年到了冬天都会特别注意放鱼滇池活动,再忙都会赶来参加,“现在做了妈妈,我就带着孩子一起来,让孩子也从这类比较形象生动的活动中真实感受如何保护滇池。”王女士如是说。



市民唐阿姨今年66岁,如今已经完全成了“放鱼迷”。前几天刚看到晚报报道的放鱼滇池活动,就开始给“舞队”的朋友们发微信邀约她们“组团”来放鱼,一共来了十几个人。



谈起放鱼滇池来,唐阿姨就是个专家,“现场放的都是鲢、鳙鱼,这些鱼是用来吃蓝藻,净化水质的。龙王庙、海埂公园,凡是放鱼活动,我都一定会来参加,已经连续参加了五届,每届必到。” 唐阿姨告诉记者,滇池是我们的母亲湖,一定要去保护,而这类活动就是保护做到了实处,她个人感觉,近些年,滇池的水质越来越好了,家周边的河水也越来越清了,空气也越来清新了。



◆志愿者

“明年我们还要来!”


“没事,干活不湿身就不正常了。”瑟瑟寒风中,一群年轻人挥汗如雨,手冻得通红,却满头大汗,甚至需要脱下棉服。尽管衣服已经浸湿,但仍然不愿意休息,将一桶桶的鱼苗递到热心市民的手上。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放鱼活动,并担任志愿者,可对于他们学校来说,这已经是第八年了。



他们都是其来自于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举办了8年,他们便担任了8年的志愿者。学生毕业了一批又一批,可志愿者活动却传承了下来。“奶奶!有些重,提的时候小心地滑。”志愿者杨思晗,清瘦的绿色身影在放鱼区里很是活跃,她和男生一样,将一桶桶不轻的鱼苗递给前来放鱼的热心市民,还不忘提醒老人孩子,小心地上湿滑。



“我们生活、学习在滇池湖滨,感受着滇池近年来一点一滴的变化,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保护滇池水环境。”杨思晗说,众所周知,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是整个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面镜子,滇池水环境的好坏,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治理滇池,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全民动员,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是义不容辞。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将保护母亲湖的理念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滇池保护志愿者的行动中来,为保护滇池发声,为保护滇池出力!



“以后有这种活动,喊我们,我们才大一。”而作为滇池放鱼活动的志愿者,是很辛苦的,可志愿者们却不辞辛苦,低年级的志愿者抢着明年还要参加。他们表示,这个活动是师哥师姐们传承下来的,他们也将会一届一届的传承下去,等他们毕业了,学弟学妹们继续顶上。而他们也会用别的方式参与到保护母亲湖的行动中来。


◆爱心

活动结束后还有市民来捐款


活动现场,按照惯例设置了公益爱心捐款箱,捐款处成为活动现场最热闹的地方。无论是耄耋之年的老人,还是蹒跚学步的孩童,都愿意为滇池的治理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无论捐多少,都是对母亲湖的一份责任。”有爱心市民刘先生说,作为老昆明人,虽然知道滇池治理是昆明市的重点工作,但是作为普通市民想直接参与治理滇池的机会还是不多。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爱心,为滇池治理出力。


直到鱼苗全部放完后,志愿者清点捐款时,还有市民不断地把善款送到志愿者手中。活动当天共募集善款1882.1元。这些善款将全部捐赠给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用于滇池保护。


◆提醒

市民放生活动需提前报备


在“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的执法人员发现,兴体路和湖滨路交叉口的东格兰特码头处,有市民团体也在自行组织放鱼活动。执法人员接到消息后,立即赶到东格兰特码头进行监督巡查。



“我们检查了一遍,他们这次放的都是鲤鱼。”执法人员告诉记者,通过近几年广泛宣传,很多市民对滇池放生的物种禁忌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已经很少出现大规模放生外来物种的情况。“但是市民最容易混淆的是草鱼。”执法人员说,因为草鱼属于大型食草性鱼类,以水草为食,在破坏水生植被的同时,也破坏了其他鱼类的繁殖产卵地,影响鱼类的正常繁衍。



执法人员特别提醒市民,如果要在滇池边举行放生活动,需要提前向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渔业行政执法处报备,注明放生活动的时间、地点、种类、数量等信息。同时,市民发现放生活动,也可以拨打电话0871-64319767向渔政处提供线索,请执法人员到现场巡查。



5类物种禁止放入滇池


牛蛙、美国青蛙、巴西红耳龟等外来两栖类、爬行类物种;


大口鲶、食人鲳、埃及塘鲺等大型肉食性鱼类或外来危险物种;


草鱼等大型草食性鱼类;


克氏原螯虾(也称小龙虾)、福寿螺等甲壳类物种;


杂交种水生生物物种、转基因种水生生物物种。


春城晚报记者:孙琴霞 包涛 何瑾 宋金艳 张勇/文 龙宇丹/摄


更多权威资讯 请识别下方二维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