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水产资讯 >黄颡鱼的防治

黄颡鱼的防治

2022-04-27 04:35:29

岳阳翔盛动物保健科技有限公司
董庆华 祝俊

 

黄颡鱼的健康养殖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 俗称黄姑、黄腊丁、黄鳍鱼、嘎呀子等,属鲇形目Siluniformes、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

黄颡鱼属的种类颇多,常见种类还有瓦氏黄颡鱼(P. vachelli)、长须黄颡鱼(P. eupogon)、光泽黄颡鱼(P.  nitidus)、中间黄颡鱼(P.intermedius)等。

黄颡鱼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黄颡鱼个体虽较小,但产量大;肉质细嫩,无小刺,含肉率67.53%,蛋白质含量为15.37%。因其具有饲养成活率高、适应能力强、生长快及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类养殖对象。

主要养殖品种有黄颡鱼、瓦氏黄颡鱼、黄颡鱼♀×瓦氏黄颡鱼♂杂交种、黄颡鱼“全雄1号”。

一、黄颡鱼的生物学习性

 

食性与摄食习性

黄颡鱼是一种典型的广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

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的食物多半是底栖无脊椎动物,如水生昆虫幼虫、软体动物、小虾等,一些堕落在水面上的陆生昆虫也是黄颡鱼的饵料,有时也捕食其它小型鱼类。

其食性随栖息环境和季节而有所差异。在春夏季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

自然条件下黄颡鱼的食性

解剖自然条件下的黄颡鱼发现虾在黄颡鱼胃中食物出现频率最高,达85%以上,另外幼鱼、鱼卵、水生植物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37%、50%、30%,也有少量螺类、水生昆虫,其中动物性饵料占70%左右,植物性饵料占10%左右(罗玉双,2000)。余宁(1996)研究(表1)发现黄颡鱼为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

 

仔鱼的食性

刘景祯等(2000)对黄颡鱼仔鱼摄食习性研究发现,黄颡鱼仔鱼孵出1~3天,体长5.0~8.0mm,从自身卵黄囊吸取营养,行内源性营养。4天后卵黄囊基本消失,体长8.1~9.0mm为仔鱼开口摄食阶段,主要摄食轮虫、小型技角类及桡足类幼体,9.0mm以上仔鱼完全以外界食物为食,行外源性营养。全长13.1~14.00mm的仔鱼,随鱼体生长,口径增大,开始摄食大型枝角类及桡足类和一些原生动物。全长15.1mm以上的仔鱼,刚开始摄食更大的动物,如摇蚊幼虫及寡毛类等。所以黄颡鱼仔鱼的摄食变化规律为轮虫(小型枝角类、桡足类幼虫)→大型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寡毛类)。

虽然黄颡鱼的食性较广,但饵料组成都比较简单,不同体长阶段都是以1~3种饵料生物为主,而且由浮游动物向底栖动物转变。

摄食习性

黄颡鱼视力较弱,摄食时主要靠吻和须的触觉与味觉,所投食物即使近在眼前,它也只有在吻或须触到食物后,才张口吞进,然后迅速游开。人工饲养发现黄颡鱼易受惊吓,不喜光照,如遇突发声响、强光照射即迅速散开;但黄颡鱼适应性较强,通过人工饲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其对声响不再有极敏感反应,白天也可摄食。

杨瑞斌等(2009)研究投喂频率对黄颡鱼仔鱼生长发现,日饱食3次有利于黄颡鱼仔鱼的生长,充足的适口的饵料保障是影响黄颡鱼苗种生长的重要因素。

人工养殖黄颡鱼时通常投喂3次,投喂时间通常为7:00、16:00、21:00,且白天的投喂量少占总投喂量的40%,晚上投喂量为主占总投喂量的60%以上。

生态习性

底栖生活的黄颡鱼,多在湖泊静水或江河缓流中营底栖生活,尤喜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处、具有腐败物质和淤泥的地方。白天潜伏于水体底层或石隙中,夜间浮游至水上层觅食,冬季多聚在支流深水处。

黄颡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即使较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只在体表湿润,甚至离水5-6小时尚不致死。

黄颡鱼较耐低氧,溶氧2mg/L以上时能正常生存,低于2mg/L时出现浮头现象,1mg/L出现窒息死亡。

 

 

研究表明黄颡鱼更能适应酸性环境,而对碱性环境反应敏感,据测定适宜的pH值为5.2~7.6,最适pH值范围7.0~7.6,试验发现当pH值过高(>8.0)或过低(<5.2),黄颡鱼表现为烦躁不安,12小时后有鱼死亡,死亡的症状表现为体表粘液减少、鳃发白、腹部肿胀、肛门充血红肿等,严重时表现为体表腐烂、体色发白(吴萍等,2001)。

黄颡鱼对盐度耐受性较差,经过渡可适应2‰~3‰氯化钠,高于3‰时出现死亡。

 

黄颡鱼的生存水温为0.5~38℃,低温0℃时出现不适反应,伏在水底很少活动,呼吸微弱,3天时间出现死亡。高温39℃出现不适现象,鱼体失去平衡,头朝上尾朝下,呼吸由快到弱,1天左右出现死亡。

在8~36℃范围内温度对黄颡鱼成活率影响不大,而与生长有较大关系,低温时黄颡鱼虽能少量摄食,但基本不生长。

繁殖适温为20~30℃,最适水温24~28℃。

研究表明,人工养殖条件下,水温对黄颡鱼的摄食有显著影响,开始摄食水温为11℃。较低温度下,黄颡鱼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温度上升达到29℃时,黄颡鱼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黄颡鱼的生长温度为16~34℃,在20.0~29.0℃下生长随水温升高而增大,适宜生长水温为23.0~30.0℃,最适生长水温为23.0~28.0℃。

 

二、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黄颡鱼的苗种培育

饵料生物培育

适口饵料丰富(吃得了、吃得好、吃得饱)

溶氧丰富

水质清洁

水质无毒、氨氮低

施用发酵有机质、生物肥等,量少质优

 

 

 

 

1.5cm开始驯食粉料

2.0cm开始驯食浮性料

 

 

 

夏花起捕

规格为3.0cm的夏花

 

 

黄颡鱼的成鱼养殖

适于各种类型池塘

5-10亩小型池塘更好

池塘水体宜深一些

1.5~1.8米,产量宜500~750kg;

2.0~2.5米,产量宜1000kg;

2.5米以上,产量1500kg以上

增氧机的设置

亩产300kg以上需设置增氧机

1000kg/亩,按5~8亩设置一台增氧机

 

 

 

 

 

 

 

 

 

 

三、黄颡鱼常见疾病防治

车轮虫与斜管虫病

【病    原】车轮虫属(Trichodina)和小车轮属(Trichodinella)的种类或鲤斜管虫(Chilodomella cyprini)。

【主要症状】车轮虫常寄生于黄颡鱼的鳃、体表等。感染车轮虫的鱼体消瘦,头部及背部呈暗黑色,偶尔可见白头白嘴症状,患病鱼常成群结队绕池狂游呈跑马状;鳃丝粘液多,鳃丝未端缺损,鳃丝边缘和间隙间有车轮虫寄生(图1)。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常直接引起黄颡鱼死亡。

斜管虫(图2)寄生于鳃及体表上,少量寄生时并没有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可影起皮肤及鳃上粘液增多,体瘦发黑,常浮游于池边下风处,严重时会引起苗种大量死亡。


 

 

【流行情况】车轮虫以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寄生的鱼类种类繁多,几乎所有的海、淡水养殖鱼类均可感染。车轮虫病多发生在水位较浅、食料不足、面积小且不流动的水体的池塘,多见于水质不良、有机质过多、养殖密度过高的养殖水体及连续阴雨的天气。一年四季均可见,适宜水温20~28℃,研究表明,车轮虫对鱼类的感染率与水温呈正相关。

    斜管虫病常发生于12-18℃的低水温期间,尤其在水温15℃时更易发生。

    车轮虫病常引起黄颡鱼细菌性烂鳃病或溃疡病、烂尾病的发生,该寄生虫与斜管虫存在生态位竞争。

 

 

 

【防治方法】

①方案一:第一天使用“苗车指定”全池泼洒,第二天使用“黄颡鱼车轮净”全池泼洒可有效灭杀鱼体上的车轮虫、斜管虫,同时内服:在饲料中添加“顽虫净”投喂,每40kg饲料添加“顽虫净”200g,连用3-5天。可有效灭杀鱼体上的车轮虫、斜管虫

②方案二:外泼“黄颡鱼车轮净”,病情严重可连用二天。同时内服:在饲料中添加“顽虫净”投喂,每40kg饲料添加“顽虫净”200g,连用3-5天。可有效灭杀鱼体上的车轮虫、斜管虫

③杀虫后1-2天使用“重点”或“复合碘溶液”或“溴氯海因颗粒”等消毒剂消毒杀菌防止继发性感染

【特别提示】黄颡鱼养殖过程中车轮虫的危害不可小视,其一它可以因大量寄生而引起黄颡鱼大量死亡,同时因为其寄生常引起病原菌的继发感染,因而在使用药物杀灭车轮虫后建议第二天使用“复合碘溶液”或“溴氯海因颗粒”全池泼洒,以改良水质及防止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

 

小瓜虫病

 

【病    原】由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is)寄生引起。

【主要症状】患病鱼反应迟钝,游动缓慢,摄食减少。寄生于鱼的体表、鳃或鳍条等处,多寄生于黄颡鱼的鳃丝(图3)。

【流行情况】从鱼苗到成鱼均可发病,尤其在面积小的水体或高密度养殖时更易发生。适宜水温15~25℃,流行于早春、晚秋和冬季,当水温降至10℃以下或上升至28℃以上时,虫体停止发育,才不会发生该病。该病靠包囊及其幼虫传播。

【防治方法】①全池泼洒“顽虫净”,连用两次,中间间隔一天;

②内服顽虫净3-5天。

    网箱养殖可以使用“碧水康施药器”配合“瓜指清”使用。

【特别提示】治疗本病时不得使用硫酸铜,否则会促进小瓜虫的生长与繁殖并加大死亡量。

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  原】由聚缩虫(Zoothamnium sp.)等固着类纤毛虫引起。固着类纤毛虫的身体构造大致相同,都呈倒钟罩形,虫体后端有柄,柄的基部附着在基物上。

【主要症状】虫体成群地寄生于鱼类的皮肤、鳃等处。患病的鱼苗多在塘边或下风区处漂浮于水面上,鱼苗游动吃力,身体失衡,呼吸困难。鱼体发黑。

【流行情况】多发生于水体中有机质丰富的黄颡鱼苗种养殖期。

【防治方法】第一天全池泼洒“金水康”,第二天全池泼洒“苯扎溴铵溶液”。

 

杯体虫与毛管虫病

 

【病    原】由杯体虫属(Apiosoma)的种类(图5、6)和毛管虫(Trichophriasis spp.)(图7、8)引起。

【主要症状】虫体成丛地寄生于鱼类的皮肤、鳃。患病的鱼苗多在塘边或下风区处漂浮于水面上,鱼苗游动吃力,身体失衡,呼吸困难。鱼体发黑。虫体主要靠游动体传播。

【流行情况】多寄生于黄颡鱼的鳃丝上,多发生在养殖水体有机质含量高,且换水量少的养殖池塘。

【防治方法】治疗方法同车轮虫

 

指环虫病

【病    原】黄颡四锚虫、黄颡华指环虫、拟似盘钩虫等单殖吸虫。

【主要症状】单殖吸虫寄生于鱼类鳃部时表现出明显的“群居”现象,少量感染单殖吸虫时养殖鱼类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多表现为吃食量下降或暗浮头现象。大量寄生时,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涨或粘连,严重时发生变性或坏死,鳃因贫血而呈苍白色或花鳃状。

【流行情况】指环虫靠虫卵或幼虫传播。流行于春末夏初,适宜温度为20~25℃。单殖吸虫对鱼苗和鱼种的危害较大,大量寄生虫常引起苗种的大批死亡。寄生于大规格鱼种或成鱼时常引起养殖鱼类继发细菌感染而产生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全池泼洒“金水康”(100~150g/亩*米)”,同时内服“阿苯达唑粉”(每袋料100克)3--5天。注:内服的办法在网箱养殖中为主要的防治指环虫的方法。

钩介幼虫

【病    原】钩介幼虫(Glochidium)是软体动物双壳类蚌的幼虫。虫体略呈杏仁形(图9),有2片几丁质壳,,钩上排列着许多小齿,背缘有韧带相联(图10)

【主要症状】钩介幼虫用足丝粘附在鱼体,用壳钩钩在鱼的嘴、鳃、鳍及皮肤上,吸取鱼体营养,在鱼体上进行变态,当变态完成后就从鱼体上脱落。鱼体受到刺激,引起组织发炎、增生,逐渐将幼虫包在里面,形成胞囊。寄生在鳃丝上因妨碍呼吸,可引起窒息死亡,并往往使鱼头部出现红头白嘴现象。

【流行情况】流行于春末夏初,对各种鱼均能寄生。

【防治方法】①全池泼洒0.7mg/L硫酸铜;②全池泼洒“金水康”。

 

线虫与棘头虫病

【病    原】自然条件下黄颡鱼胃、肠道内寄生的蠕虫的种类很多,如复殖吸虫类的河鲈源吸虫、双穴吸虫等,线虫类的如黄颡前驼形线虫、杜父鱼驼形线虫、黄颡似嗜子宫线虫等,黄颡鱼的蠕虫病发生可能与黄颡鱼的食性有关。

【主要症状】一般情况下,感染蠕虫的黄颡鱼鱼体消瘦,吃食量下降或不吃食,胃及肠道内无食物或少食。寄生黄颡似嗜子宫线虫的患病鱼,眼眶四周发炎充血,严重时眼球突出或水晶体浑浊失明或眼球脱落。

【防治方法】全池泼洒“翔盛攻击”,同时口服“吡喹酮预混剂+氟苯尼考粉+肝胆利康散”一个疗程。

 

 

 

 

 

 

 

 

 

 

 

腹水病

【病    原】又称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流行病等,由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引起。

【主要症状】患病鱼吃食减少或不吃食,离群独游或悬浮于水面。主要症状表现为:腹部肿胀,并有腹水,解剖可见胃或肠道内充满气体而肿胀,肝脏充血或出血;体表、鳍或鳍基、头部及腹部有出血现象。后期伴有背部、头部皮肤溃烂。

【防治方法】第一天全池泼洒“菌毒素康”或“鱼瘟灵”,第二天全池泼洒“复合碘溶液”或“浓戊二醛溶液”;同时口服“翔盛2号”或“氟苯尼考粉+复方磺胺嘧啶粉+肝肠健+水产专用多维”7-10天

 

溃疡病

【病    原】由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程方俊,2012)(黄钧等,2012)、嗜水气单胞菌(A. hydrophila)(黄钧等,2012)、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徐洋,2015)等引起。

【主要症状】患病鱼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严重时吃食停止。黄颡鱼鳍条缺失,体表、腹部出现点状或块状溃疡性红点或红斑(图13、14),身体的中后部常有大面积的褪色斑(图15),鳃丝贫血,解剖可见肝脏肿胀,肠道无食。

【防治方法】第一天全池泼洒“苯扎溴铵溶液”或“鱼瘟灵”,第二天全池泼洒“菌毒素康”,第三天全池泼洒“复合碘溶液”或“浓戊二醛溶液”;同时口服“翔盛1号”连续5天,再口服“肝肠健+水产专用多维”2天修复。再口服“翔盛1号”3天巩固效果。病情稳定后全池泼洒“氧化底毒清”或“活力底毒清”以防病情反复

【特别提示】病情稳定后全池泼洒“氧化底毒清”、“爽水鲜”以防病情反复。

 

 

 

 

 

 

裂头病

【病    原】又称为红头病、一点红等,由鲇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迟钝爱德华氏菌(E. tarda)(邓先余等,2008)引起。

【主要症状】患病鱼离群独游,头上尾下悬于水中,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头顶正中部位充血、出血、发红,颅骨顶部皮肤溃烂,露出颅骨(图12)。严重时头顶穿孔,颅骨裂开,甚至露出脑组织。本病常发生于天气变化无常与水质不良时,且常并发烂尾症状。

【预防方法】在饲养1.5cm至10cm鱼种时饲料中添加“水产养殖专用多维”+“三黄散”+“氟苯尼考溶液”,每天投喂一次,5天一个疗程,连续投喂两个疗程,可基本控制红头病发生

 

 

【治疗方法】第黄颡鱼“一点红”能否有效防治与水质有很大的关系,水质不佳时(如水浑浊,氨、氮、亚硝酸盐超标、PH值不正常),则需要先调节水质再用药

①第一天:外用“绿水解毒安”或“全能解毒灵”解除之前所用药物毒性,调节水质,同时每亩用500g“氧化底毒清”改良底质。

检查鱼体,镜检鱼鳃,体表有无寄生虫,若有寄生虫则先杀虫

②第二天用:“增效硫酸铜”1瓶(水肥水体用6亩*米,水瘦水体用7亩*米)全池泼洒,开启增氧机或补氧泼洒“增氧灵”或“片片氧”提高鱼体适应性,减少用药刺激引起的死亡。(注:有寄生虫一定要先杀虫,否则很难控制,若鱼体病情严重,伴有腹水,并已有死亡现象发生,在用药当天晚上一定要泼洒“全能解毒灵”或“维C钠粉”,否则患病抵抗力弱的鱼体易受刺激发生大量死亡)

③内服:“翔盛1号+翔盛3号”连续5天

④再口服“肝肠健+三黄散+维生素C钠粉”连续3天进行修复

⑤然后再服“翔盛1号+翔盛3号”连续2天巩固效果。大约可以保障40天左右不反复

【特别提示】该病常与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病并发,并发时应首先杀虫,然后按上述方法防治。

 

 

 

 

水霉病

 

【病    原】多子水霉(Saprolegnia ferax),属毛霉科(Mucoraceae)。

【主要症状】寄生初期肉眼看不出症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侵入伤口,向内外生长,蔓延扩散。体表若长出菌丝则和感染水霉属菌症状很相似,肉眼风乎无法区别;但有的只观察到溃烂疮面,没有菌丝,严重时腹部膨大,积液。病鱼游泳失常,焦躁不安,直到肌肉腐烂,失去食欲,瘦弱而死。若鱼卵上布满菌丝,最终导致死鱼卵。

【流行情况】该病多发生于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不小心使鱼体受伤,也常与溃疡病等并发。

【防治方法】①“水霉净”或“鳃病速宁+食盐”全池泼洒,用量:500ml“水霉净”或“鳃病速宁”加食盐1500g/亩*米,上午10点最佳。下午4点用“重点+溴氯海因颗粒”,全池泼洒。用量500ml“重点”+500g“溴氯海因颗粒”/4亩*米),病情严重连用2天

②“硫醚沙星溶液”500g/亩*米+食盐1500g/亩*米。3小时后用“重点”全池消毒。上述药物其中一种隔天一次,连用三次,或多种轮用,配以药饵及全塘泼洒杀虫灭菌药,治愈率可达96%

鳃霉病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