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才的角度,上海农业科研的总体环境不错,能够吸引一些人。”张根玉表示,“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科研人员能不能拿出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来”。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在绩效工资的核定额度内,专门有一部分用于对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等的奖励。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也在“留住人才”上下足了功夫。目前该中心的职工都已解决了上海户口问题。“他们都在项目中付出了劳动,应该获得应有的待遇。例如种质资源保存,25克水稻种子,上千粒,都是他们一颗一颗挑选出来的。”
去年5月,上海市于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及配套方案。《意见》中,有6条直接与人才政策有关,聚焦人才集聚、使用评价、分配激励三个环节,将人才评价权、使用权真正放还市场,放给创新主体,提升人才流动的开放性、市场化、便捷度。
2013年,上海市农委启动实施上海市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截至去年,一大批涉农创新性、前瞻性研究浮出水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青睐和资助;一大批科学理论研究显现成果,部分项目从课题走向生产性试验,申报了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