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新闻 >锡伯族与“鳇鱼差”

锡伯族与“鳇鱼差”

2022-07-27 01:50:48

锡伯族与“鳇鱼差”

文/张 文

据史料记载,16世纪前,锡伯族人生活在我国的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南迁至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驻防。60多年后,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锡伯族官兵一部分又从盛京西迁到新疆伊犁屯垦戍边。锡伯族西迁的伟大壮举及200余年屯垦戍边的辉煌业绩,为保卫祖国西部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开发建设大西北以及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等,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近代史上,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锡伯族民居(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古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仍有锡伯族散居。

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在满语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语言,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文是1847年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的一种文字。新疆的锡伯族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哈萨克语。东北的锡伯族人的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和当地汉、满族基本相同。

锡伯族(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肇源县志》记载:在肇源县白金宝遗址发掘中,发现了许多陶网坠和鱼骨,这证明早在三千多年前,在这里生活的肃慎人就已经使用网具了……辽代已经有冰下捕鱼的记载。元明清时代,境内游牧民族因受宗教迷信限制,很少进行渔业生产,只有少数锡伯人和满族人从事渔猎。清代,在肇源县莫格登锡伯(木头西北村(屯))、卦尔佳(古恰村)、蒐登(超等村)、西伯胡来(当权村)等地,居住着由朝廷派遣的锡伯人为“鳇鱼差”,专门为朝廷收购、捕养鳇鱼。

资料片:古恰渡口(刘青海/摄影)

清朝年间,松花江下游、乌苏里江内的鲟鳇鱼资源丰富,它们都回游到松花江及嫩江下游或中游。鲟鳇鱼肉嫩鲜美,因数量较少而显珍贵,故清廷将其定为贡品鱼之首。当时鲟鳇鱼(贡鱼)是由专业的锡伯人(官差)经营,因此,被称为“鳇鱼差”。并且,还收捕鲤鱼、鳜鱼(鳌花)、大白鱼等其它贡品鱼。地方渔民如捕获鳇鱼或其它贡品鱼类,也必须按规定交给鳇鱼差,运到附近的鳇鱼圈暂养。

鳇鱼圈,一般设置在松嫩两江沿边的泡沼里,面积较大,蓄水量丰富,并且有连通江河的进水口,以保证圈内放养的鱼类长期存活,乃至安全越冬。这样,才能保障宫廷用鱼连续不断,随用随取。

肇源县境内的鳇鱼圈有茂兴镇西伯胡来村(今当权村)江边的鳇鱼圈。有超等乡江边的鳇鱼圈,肇源码头附近的鳇鱼圈和二站镇江边的鳇鱼圈等。目前,在茂兴镇西伯胡来村(今当权村)和超等乡,仍有锡伯人居住。

锡伯族人忌食狗肉,忌穿戴狗皮制品;不许坐、踩或跨过衣帽、被枕;穿过的裤子、鞋袜子不能放在高处;不许坐踩锅灶,也不许坐或站立在门槛上;不能在室内吹哨,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碟等;若大门口挂着红布条和一束草,表示家有病人或产妇,外人不得入内。

锡伯族爱吃韭菜合子、南瓜包子、炖鱼等食品,还有发面饼也是锡伯人常吃的主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锡伯语称“全羊席”为“莫尔雪克”,意思是“碗里盛着的菜肴”。全羊席是用新鲜的心、肝、肺、大肠、小肠、肾、羊舌、羊眼、羊耳、羊肚、羊蹄、羊血等杂碎做成的。每一种剁碎的做一种带汤的菜,分别盛在16个小碗里,不盛太满,随吃随添,始终保持热气腾腾。每碗里要撒些切碎的香菜和葱花,看着色泽鲜艳,吃着味道鲜美。其中,用羊肠子做的菜花样最多。他们把大小羊肠洗净后,灌上羊血、血清、羊油、洋葱、肉沫、调料、大米,做成五、六道菜,每道菜的做法都很考究,风味不同。席间,还要上各种蔬菜泡制的花口菜,吃起来清淡爽口,配合全羊席一起吃,可谓锦上添花。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等。除夕夜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五更饺子下锅;初二要吃长寿面。做长寿面时先做好肉汤,然后将面另锅煮熟捞出过水,食用时加肉汤,象征着送旧迎新。

(本文曾刊发于《黑龙江日报》2008年12月18日“北国风”版。《大庆日报》2010年8月26日“记忆发现”版。)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