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特种水产 >那年中秋月

那年中秋月

2022-05-16 04:04:29


此图摄影:施宣宇


图:青沙  /  演唱:王菲


这几天,校门口的月饼厂很不寻常,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工人们不停地忙碌着,平日一下冷清的院落突然热闹了起来,空气中似乎完全弥漫着月饼的味道。中秋节要来了!



掐指算来,我已20多年没在老家过节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年,每逢节至,也会买点月饼、水果,弄些好吃的,不过也就象征性的敷衍一下,基本没有了节日的气氛,也不知道,是自己长大了还是时世在改变。还好,孩提时代那过节的印象一直在脑海里完整储存,一打开便是中秋佳节幸福满满的回忆。



70后一代的成长应该不算是困难时期,然而长在乡下的孩子,平时很难吃到糕点、水果之类的零食,更不用说鸡、鸭、鱼、肉等“奢侈品”了。只有到传统佳节,才可以好好的解解馋。这不,“八月十五”就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日子。对孩子而言,中秋节是什么?不知道,也不会知道,只知道那是一个吃月饼的日子。在老家,家家户户都要自己做中秋月饼,年年如此,岁岁传承。这一天,人们一般都不干活了,休息在家,难得给自己放放假。可是,奶奶和妈妈还歇不下来,要亲自为家人做月饼。月饼,白族语不叫“饼”,更不会叫“粑粑”,却称之“tùn咦”,是“团圆”的意思,名字颇具文化。吃过早饭,厨房里就忙开了,拿出自家地头种的春小麦磨成的面,用甑子蒸熟后晾好。一盆用核桃、花生、芝麻、红糖、白糖等拌成的馅,因加有干薄荷叶和陈皮,散发出独特的阵阵清香。晾好的麦面要用凤羽自产的菜籽油来和,黄灿灿的菜子油和雪白的面粉相互交融,慢慢的和,轻轻的揉……之前还是松散的面粉渐渐变成了淡黄色而富有弹性的大面团。取一小团面做皮,舀一大勺馅,包得严严实实,用带有各种图案的“模”轻轻压成圆圆的小饼,再拿一支分叉的筷子蘸点红,点上小花,就可以放在锅里烤了。烤月饼是一个细腻的技术活,得慢慢烤,出锅后的月饼一个个排在圆筲箕里,越来越多,像满天的星斗。月饼的味儿很独特,令人垂涎。或许,这就是家乡特有的中秋味儿,是饱含春华秋实的四季丰收的味儿。



中秋节还有一件趣事——捉“谷花鱼”。那些年,每到插秧季结束,待秧苗渐渐返青,村口就会有一些专门贩卖小鱼苗的人。他们在自行车的货架两侧各挂一个竹篮子,篮子里面包一层塑料,可以盛水,有塑料桶的功能。这种设计很有意思,因篮子有孔,用绳索系在自行车货架上,不仅牢实,也方便实惠。“桶”里装满了小红鲤鱼苗,鱼苗很小,还不及指甲片,数不清的小点好像染红了“桶”。鱼苗价格也不怎么贵,两分钱可以买一条,几块钱的就足够了。我们用小桶装着买来的鱼苗,在自家稻田里选个合适的区域,小心翼翼地放入水中,好像完成一件极其神圣的大事。接下来的日子,会不时地跑到田边看看,生怕那些小小的鱼儿不知去向。可是,起初什么也没发现,它们真的消失了吗?日子一天天过去,田里的稻子已不断地长大,稻花也渐渐飘香,突然有一天,田埂底下偶尔出现了一抹红,仔细观察,还会更多。哇,鱼儿长大了!吃着稻花长大了!它们在绿油油的稻田里自由自在地穿行,若隐若现,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当初投放的那群小不点。





八月,稻穗渐渐低下了头,整个坝子一片金黄,是到收获的时候了。我们提着水桶,带上瓢盆,卷着裤腿,向田间进发了。先用锄头掘开出水口,水一下子就喷涌出来,水量很大,本来准备接在出水口的竹箩实在抵挡不住,真担心鱼会往外溜。好在大人告诉我们,水流这么急,鱼不会往外跑的。我们只有焦急地等着,等啊等,直到剩下碗口粗细的出水,可以用篮子接住出水口了。突然,稻子抖动了起来,不止一处,此起彼伏,这是游不动的鱼儿发出的信号。赶快捉鱼吧,小心翼翼地拨开稻子,一处一处搜寻,浅水中、杂草下、稻子间,早已藏不住它们红彤彤的身影,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了战利品。蹦蹦跳跳的红鲤鱼已经长得比手掌还大,足足装了半箩筐,晚上是可以尝一番鲜了。其实,“谷花鱼”到底有多鲜,我没有什么印象,倒是满身泥水的孩子们欢快地在稻田间捉鱼的情景却历历在目。




有趣的事儿虽然不少,但最期盼的还是夜晚的到来。那时,四合院里都住有好几家人,平时各忙各的,没有特殊事情也不会在一起吃饭聚会。今天却不同,要一起赏月。晚饭后,,桌上置一个盛有大米的“斗”,把点燃的香插在里面,以待祭月之用。这时,大伙都争着拿出自家的月饼、水果、包谷、毛豆、核桃、板栗……还有各种美味佳肴,摆了满满的一桌。万事俱备,要祭月了,由最年长的长辈带着,不分男女老幼,在香烟袅袅中虔诚地向月亮磕头祭拜。祭拜完毕,就可以开吃了。只见月光下,大人们把酒言欢,促膝而谈,他们也许不知道“举杯邀明月”,不知道“把酒问青天”,可他们已然忘记了四序轮回的辛劳,尽情地分享着用双手创造的“饕餮盛宴”,心里很是满足。“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孩子们总是无忧无虑,早就把肚子撑饱了,他们除了玩闹,或许在猜想月宫中的玉兔、桂花树和嫦娥仙子。庭院深深,中天月满,真是一幅温馨幸福的“农家乐”!




“滴,滴”,汽车的喇叭声惊醒了我的中秋梦。

我也走进到了月饼厂的小卖铺,想挑一点月饼,带回家,带回久别的中秋的小院农家。






月亮去哪儿了?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