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新闻 >【养殖技术】黄颡鱼“花身”现象成因及其防治

【养殖技术】黄颡鱼“花身”现象成因及其防治

2021-04-07 00:11:37

由于黄颡鱼消费市场容量较大,使得黄颡鱼价格持续平稳,盈利水平的平稳也由此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养殖从业者加入黄颡鱼高密度养殖模式阵营。近两年来,黄颡鱼供应量越来越多,鱼中(鱼贩)看鱼也越来越挑。出鱼时,鱼中除在出鱼过程做文章,在出鱼规格的硬性指标上掐价格外,黄颡鱼体表颜色也成为了塘头价格波动的软指标。黄颡鱼颜色稍有不好,价格就以0.5~2元/500g区间往下掉。对于养殖户来说,近期市场上普遍存在的花身问题,问题必须得到重视。本文就以走访华东区域市场观察到的普遍现象,对“花身”现象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希望能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对养殖户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 何为“花身”?

对于“花身”的定义,在学术上是找不到相关理论来支持的,这里“花身”只是套用了鱼中收鱼过程中的概念。这个概念是模糊的,因为只要是与正常鱼体颜色有差异,且身体表面黑色与黄色分布不均匀,条纹不正常、不清晰,就可被鱼中判定为“花身”现象。在认知“花身”现象需要排除下面3种情况:(1)偏嫩(偏淡):黄颡鱼体表黄色与黑色条纹正常、清晰,体表黑色不过多,体表黄色素沉积不足,呈现淡黄的现象。(2)香蕉鱼:体表黑色素不足,黄色素过多,条纹已不正常清晰情况。(3)偏黑(偏老):应激情况下,黄颡鱼出水会导致体表黑色素增加现象,呈现体表黄色素被掩盖的假象,条纹模糊,但在鱼体适应此应激条件后(一般需要0.5~1.0h左右),会逐渐变回正常体色,在此不做讨论。

“花身”出现位置主要集中在黄颡鱼体表侧面,在腹部较少发现。根据“花身”呈现的体表颜色具体现象,有以下2种分类:(1)体侧黄豆花斑:体侧面会呈现黄豆大小的黄斑,黄斑大小并不均匀。(2)机械损伤:由于黄颡鱼密集或应激导致的体表损伤,随体表损伤物作用面、损失程度、损伤修复时间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状态。图1、图2为典型“花身”现象照片。

图1 黄颡鱼体侧呈现黄豆花斑(箭头所指)


图2 黄颡鱼体侧呈现体表损伤现象(箭头所指)


因“花身”现象使用市场各品牌饲料的塘头或多或少的存在,同一区域同种饲料,在某些塘口会发生,而在其他塘口却不曾发生。经大范围的调查,成功治疗“花身”现象的案例大量出现,目前市场普遍认为不是由饲料导致,而是另有他因。


2 “花身”成因

2.1 黄豆花斑

黄豆花斑的形成可以是由疾病导致,也可以是由外力所导致。观察体表花斑呈现的具体状态需要分析。

2.1.1 疾病原因导致

本人于2013年11月走访病鱼塘口时注意到此现象,于今年4月发现同样现象,由此本人较为关注。

爆头病、出血病间接导致:走访发生爆头病+出鱼病的塘头,偶然发现部分鱼体出现黄豆花斑现象,选择病鱼,解剖后发现存积大量腹水、肝脏土黄色,体内肠道表面有出血症状、肠系脂肪有点状出血、脾脏肿大(图3)。

图3 爆头病、出血病间接导致的体侧黄豆花斑


其余疾病间接导致:今年走访时,在一些塘口新口黄颡鱼鱼体表同样发现,因新口黄颡鱼体表黄色素着色沉积不足,因此黄豆花斑表面看起来颜色较浅而已,但是性质是一样的。与户主表示塘头鱼吃料少,水面有少许几条死鱼,在打样前即估计鱼体可能存在病症,事实也印证了。解剖鱼体观察到鱼体内存在严重腹水,胃、肠无食物,肠内充气,肠道后段打结,肠系脂肪点状出血、脾脏肿大。病因估计为由肠炎及出血病两者,其间接导致了鱼体黄豆花斑现象(图4)。

图4 疾病间接导致的体侧黄豆花斑


由于黄颡鱼鱼体表面有黑色素及黄色素,黄颡鱼体色由黑色素与黄色素两者层叠形成。黑色素能动态变化。变化过程可能是疾病导致鱼体自身免疫力下降,从而致使鱼体体表黑色素变化,甚至排布不均匀导致下层的黄色素沉积体现出来。此类现象形成需要较长时间,估计1~2个月才能形成。普遍存在于发病塘口。因此,一经发现,需要即刻从疾病方面着手处理。

2.1.2 鳍刺导致

此类主要是由于鱼体密集,尤其是在出鱼时候的暂养阶段,加之鱼体抵抗力、水质条件差情况下最易发生。(图5)所示老口黄颡鱼鱼体整体偏老,黄色素不明亮,体侧条纹模糊较暗,这是由于应激产生;鱼体头部发红,为出血病典型症状;用手触摸体表黄豆花斑位置,与周边正常部位对比有明显的凹凸感。经观察,一段时间鱼体偏老现象久久没有变化,同时池塘水质浑浊。走访多个塘头分析后,此类主要是由于鱼体自身抵抗力下降后经过密集过程,鱼体在应激状态下鳍刺打开,相互之间刺伤表皮的结果。这种刺伤程度相较于后面叙述的擦伤情况程度较轻。

图5 外力原因导致体侧呈现黄豆花斑现象(箭头所指)


疾病原因与鳍刺导致的黄豆花斑现象之间的区分(图6)需要仔细用手触摸,感觉体表黄豆花斑与周边的凹凸感。疾病原因导致的鱼体黄豆花斑与周边黑色之间有颜色过渡,而鳍刺导致的黄豆花斑则显得较为突兀。

图6 黄豆花斑现象(左:疾病原因导致;右:外力原因导致)


2.2 机械擦伤

机械擦伤黄颡鱼体表在应激条件下导致的由鳍刺(胸鳍、背鳍)相互摩擦、刺伤、刮花等情况下形成。此类虽看似将其归纳为“花身”有些勉强,出鱼时鱼中将其归为一类进行处理。前面叙述了“花身”定义本来就按鱼中的标准进行,因此,从科学研究上来讲是不严谨的。因机械擦伤部分养殖户认知不足,甚至还有误解,把原因牵附至饲料品质上,在这里有必要一提。

今年发现较去年多一点,主要原因是华东区域天气欠佳,高温期阴雨天较多,甚至1个月见不到10d的太阳很普遍。天气的突变也导致水质较差,或是由水质坏导致的出血病、爆头病、烂皮病塘口数量也不少。种种原因致使黄颡鱼处于不安定的情况。水中鱼体在应激条件下相互扎伤、划伤、刮花也在所难免。根据损伤程度有以下2种具体情况。

2.2.1 刮花情况(图7)

黄颡鱼胸鳍外表面带有细小、坚硬、排列整齐的锯齿,这一特征也是与江黄颡鱼相区别的主要指标。刮花情况主要是胸鳍外表面的锯齿对表皮层的损伤,还未伤及真皮层,真皮层中的黄色素沉积反衬出了损伤表面。刮花是由胸鳍外表面的锯齿所伤的主要证据是刮花部位有明显的、排列整齐、间隔相一致的条纹。另外,为了证明刮伤时间表现出来的特征,本人从走访市场在塘头时将刚刚打样上来的、体表干净无刮花的5条黄颡鱼放置于桶中,内装半桶原池塘水,10min后,轻轻拿出后观察鱼体已经形成了刮花的现象(图7右上),与实际走访过程中发现的大面积刮花现象较为一致(图7左下、右下)。

图7 黄颡鱼胸鳍锯齿及体表刮花现象(箭头所指)


据修复成功案例显示,刮花现象能通过调节水质或使用防应激调水产品进行可逆性修复,修复后体表干净,颜色正常。修复时间通常在1个月左右。

2.2.2 划伤、扎伤情况(图8)

继刮花现象程度损伤更严重的是划伤、扎伤情况,同样由鱼体胸鳍、鳍刺导致。此类发现多数在水质条件较差的塘头,解剖鱼体并未发现有明显的疾病特征。划伤、扎伤的伤口因已伤及整个真皮层,甚至更深,伤口即使修复表面也会呈现白皮现象。需要注意与烂皮症的区别。

图8 划伤、扎伤情况(箭头所指)


3 “花身”现象的防治

养殖过程中,鱼病与其说治疗,不如说预防来得更轻松。因预防更简单有效,治疗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预防措施也往往遭遇养殖成本、侥幸心理、自负心理因素的阻截。根据鱼体颜色正常塘头养殖技术经验及成功案例的显示,以下简单介绍对于“花身”现象较为有效的防治措施。

3.1 疾病原因导致的“花身”

爆头病导致的“花身”现象较难治疗,可使用氟苯尼考拌料内服,同时使用季铵盐络合碘外消以控制病情。梅雨季节或阴雨天易导致的出血病,从而引起的“花身”现象,消毒是较为有效的手段,主要使用硫醚沙星及底改,同时使用VC粉及三黄粉拌料投喂。鳍刺导致的黄豆花斑能修复,主要从调节水质方面入手。

3.2 机械损伤导致的“花身”

刮花情况主要使用VC粉及三黄粉拌料保肝护胆,同时使用碘中碘进行水体消毒,后使用底改及VC泼洒,保持水质环境适宜,鱼体在正常环境中自身进行修复。划伤、扎伤情况较难修复,主要从减少伤口感染恶化、鱼体死亡方向出发,预防同刮花情况类似,可以使用硫醚沙星进行水体消毒。


4 结语

“花身”现象的普遍存在,且随着塘口转包频繁加大、承包年限减少及养殖密度的增加,饲料浪费物、鱼体排泄物在塘内增多,一遇到天气突变或异常,“花身”现象也会逐渐突出。也只有正视问题,在平常养殖过程中做好预防工作,保障水质稳定,“花身”问题会得到大大减少,同时盈利水平也相应提升,因为卖个好价钱总比降低成本来的更容易一点。(作者:姚仕彬 康裕财 朱学芝 程开敏)


(转载自腾氏水产商务网)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