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
李玉峰陪同老报人、
穆青第一次品尝到“刺豚粥” 便被鲜美的鱼粥所吸引
连连追问:“这粥真好吃,什么粥?”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是鱼粥
此时,穆青便放下碗筷,伸出大姆指
连声道:“天下第一粥,天下第一粥。”
穆青接着又说
“全世界知名的小食我几乎都吃遍了
却从来没有像今天吃的粥这么好吃”
“刺豚粥”便就这样而被流传为“天下第一粥”
头顶蓝天白云
耳听碧水涛声
眼观无敌海景
身边习习海风
如此美景之下
来上一碗冒热气 软香鲜的“天下第一粥”
人生完美矣!
咪啊哟·食间道 | 蓝湾碧波渔排·气鼓鱼粥
![]()
![]()
中国 拥有近32000公里长的海岸线
靠海吃海成为了沿海中国人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
而来自这横跨几万公里沿海的自然馈赠更是品类繁复 各具风味
![]()
海南 北纬18°
陵水新村港是由三面环海的南湾半岛形成的天然港湾
风光旖旎
从2138米的亚洲最长跨海索道上俯瞰
新村港上密集漂浮着幢幢小木屋
海面围合着一个个木质网格
呈井田式规则排列的养殖网箱
这就是当地人俗称的“渔排”
![]()
![]()
![]()
渔排居民“疍家人”是一个特殊的群落
他们临海而居 以舟为室 如蛋壳漂泊于海面
所以被称为疍家
谁也不知道他们从何处而来
不知何时起 人们听到从海上传来阵阵渔歌
那就是疍家人
他们出生在海上 生活在海上
大海就是他们的田园 牧场 家乡
过着犹如吉普赛人一样飘浮的海上生活
因此 也被称为“中国吉普赛人”
![]()
日出南海 晨曦映霞
蔚蓝色的海面上
鳞次栉比的渔排在阳光下如身披锦衣
疍民们唱着“咸水歌”扬帆出海 乘风破浪
他们是大海的子民 熟悉着大海的每一个角落
知道在哪一片海面下藏着暗礁
哪一片海面下是肥美的鱼群
捕获着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每天 当返航归来的疍民开始装鱼虾 卸鱼网
早已有人在等候着“抢鲜”
![]()
真正的美食贵在“原味”
无需复杂工艺 繁多佐料
只需经过烟火的洗礼
晨曦前的捕捞一如疍家人的生命状态
神秘 艰辛 不辞劳苦
对于生存的逼迫和对自然的敬畏
使得这里的海鲜肥美 多样原真
石斑鱼 燕子鱼 马鲛鱼 濑尿虾 三点蟹
一网下去 品种繁复到眼花缭乱
![]()
![]()
疍家海鲜中最有名的当属“气鼓鱼粥”
被誉为“天下第一粥”
气鼓鱼 古名肺鱼 又称刺河鲀(豚) 是河豚系的一支
古语“不吃河鲀 不知鱼味”
刺河鲀(豚)肉洁白如霜 肉味腴美 鲜嫩可口
含蛋白质极高 营养丰富
![]()
![]()
碧波鱼排 采用南海新鲜捕捞的野生刺河鲀(豚)
热水浸润去刺 沿脊骨剖开鱼体 将皮肤撕下
砍掉头 挖去内脏 将肌肉在清水中反复洗涤 彻底清除血液
辅以东北大米 蒜油 生姜等特殊食材 慢火熬制
直到鱼肌的清香四溢 方才出炉盛锅
咂一口 清甜肉鲜 膏肥糜烂 米稠香浓 齿颊留香
搭配上不知名的佐料 鲜美无法言表
![]()
![]()
![]()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 是燕子鱼
只能在陵水品味的特色海鲜
哪怕近在咫尺的三亚 也吃不到鲜活的
![]()
![]()
当夜幕低垂
渔排 渔船 对岸的渔村 都纷纷亮起了橘黄的灯火
和着海浪的节奏摇曳 宛若天上的街市
8年前 中国塔尖物业营造者绿城落户清水湾
与疍家渔排咫尺之隔
与独具风情的“海上村落”相映成趣
![]()
![]()
2016新年伊始
蓝湾小镇收购疍家渔排中的招牌店——“碧波渔排”
融合古老的海上文化与现代度假理念
在南海之滨 为蓝湾业主打造了独具风情的“美食后厨房”
![]()
坐在碧波鱼排上
你可以看到墙面上的大型墙绘
数一数上面的永乐岛 黄岩岛 永兴岛 永暑礁 北部湾
勾勒的是一幅疍家文化发迹与生活的南海画卷
加之远处的夕阳海景
耳畔的碧海潮声
眼前的鲜美多汁
不禁感慨 人生 又多了一处食之至境
同时 找寻一种鲜为人知的文化痕迹
更也是一件人生快乐事
![]()
转载自【咪啊哟】
飞特君正在招收实习生,请回复【实习】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