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特种水产 >审时规模化养殖石斑鱼,首造料养亩产可达8000斤

审时规模化养殖石斑鱼,首造料养亩产可达8000斤

2022-03-13 03:03:42


  • 文/图:水产前沿、中国水产频道 邓汉文


16岁入行,从事水产行业30多个年头的陈放,在海南文昌市东郊镇有个300多亩的养殖基地,现在正逐步由养虾转向石斑鱼养殖。


陈放从1996年开始跟随养虾热潮养起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当时承包水面仅在30亩左右; 1999年随着南美白对虾的兴起,陈放开始转养南美白对虾,凭借自身过硬的养殖技术和前瞻性的市场眼光,养殖规模很快拓展接近100来亩,直到2008年规模面积翻倍接近两百来亩。2011年后开始由单纯的养虾开始接触虾苗行业,养殖面积也再一次大胆扩展至300多亩。丰富的从业经验和长久的技术沉淀再加上大胆的养殖风格,让陈放在文昌东郊镇一带养虾人中小有名气,是当地虾农效仿的养殖标杆。



陈放


“养虾现在越来越困难,我现有的养殖水面大、风险也高,不得不考虑如何更加保险和长远。”出于近年对虾养殖风险高居不下,养成率也逐年下降,陈放便开始考虑养殖场规模化转养产业化逐渐成型的珍珠龙胆来规避养虾风险。同时,他还认为养殖石斑鱼能改善池塘底质,丰富养殖环境物种,减缓单一物种造成的环境挤压,接下来可能尝试将石斑鱼与对虾进行轮养。



养殖场视角风景如画


瘦水池塘生态养殖 对虾混养预防虫害


“控制好养鱼的水,让它偏瘦一点,然后尽可能深水养。”陈放表示石斑鱼养殖相比对虾较为简单,水质要求清瘦透明度高,藻类过于丰富则容易造成鱼鳃发炎,滋生菌害虫害造成烂身等症状。


由于池塘一直作为虾塘使用,其水源天然饵料丰富,加上底层泥底不铺膜,藻类繁殖快,水体容易肥起来。根据石斑鱼养殖水质要求,陈放则想到利用贝类摄食藻类的方式让水体瘦下来。原来此处养殖场水源会带入一种野生的小蚌,这种小蚌沿着池塘壁集群生长,摄食水体中藻类让水质逐渐变得清瘦。陈放对这种野生小蚌较少处理,而会尽可能让它们沿着池塘壁去生长,把水质控制在石斑鱼摄食良好、无剩料的范围,只有在小蚌数量逐渐结板,为防止过多才会采取打捞清除。


另外陈放还通过丰富水体物种,以控制水质平衡及预防虫害。把少部分虾苗与石斑鱼苗混养起来,每亩大致1000-2000尾虾苗不等,考虑石斑鱼属于肉食性鱼类,虾苗也可以投放更多一点。虾苗在水体环境里清理水体多余藻类和一些寄生虫。


陈放同时提到,养殖过程需要多对鱼体体色、摄食情况进行观察,鉴定是否健康,平时每4、5天换水50公分,接近1/3水量,水深控制在1.5-2米间,其水深要根据存塘鱼规格适当调整。据闻,去年饲养石斑鱼开始,石斑鱼搬塘后直接在鱼塘投放放虾苗养殖,成功率达到8成,这是原來意想不到的。



养殖场工作人员投喂饲料


选择高效稳定饲料 效益目光锁定大鱼


事实上,陈放自2007-2013年间都尝试开始养殖龙胆石斑鱼,但一直使用冰鲜鱼饲养方式,而且养殖规模仅介于一两千条到几千条不等。随着珍珠龙胆石斑鱼品种养殖兴起,2014年8月份起陈放开始规模化养殖珍珠龙胆,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到30万条,一共放养了近80口池塘,每口3亩上下。现在存塘鱼1亩大概在两千条左右,规格以养殖时间近一年的大鱼居多,均重近两斤有余。


据陈放透露,一直以来没有规模化养殖石斑鱼的原因不单是前些年对虾养殖效益好、养殖石斑鱼的意向不强烈,更重要的是使用冰鲜养殖的观念一直没有得到突破。以前用鲜杂鱼饲养的方式在人工成本、营养成本以及后期大鱼养殖的可行性上都不得不让陈放再三思量。



野生小蚌


选用广东上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龙胆类专用石斑鱼料后,陈放现在的石斑鱼养殖计划和情况则变得明朗很多。陈放从小苗到接近3斤的大鱼养殖过程中观察发现,该饲料诱食性强,不同阶段规格石斑鱼都生长均匀抢料猛,饲料碎料少不损耗。石斑鱼长速快,背肉饱满结实,体色黑亮光滑,活性生猛,且养殖成本比冰鲜低。陈放提到,大鱼所需生长时间长,如果饲料效果稳定,鱼不出现脂肪肝,则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大鱼养殖成本和风险,现在普遍1.2-1.8斤规格鱼市场行情欠佳,出鱼的效益目光停留在大鱼上,饲料选择则显得非常重要。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问题请联系 fishfirst@126.com。如需转载,请按如下格式注明出处:

来源:水产前沿(微信号:fishfirst)
作者:邓汉文

如未按上述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