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水产资讯 >探秘惠女服饰起源:含多民族特征来源成谜

探秘惠女服饰起源:含多民族特征来源成谜

2022-07-29 01:08:49


惠女服饰存在于惠安东部的崇武、山霞、净峰、小岞四个乡镇,含有彝、苗、傣、瑶多族特征,其来源扑朔迷离,众多学者参与研究,尚无法形成定论,解密仍在进行中 在2013年举办的世界闽南文化节上,来自全球各地的代表和嘉宾的镜头纷纷聚焦在独特的惠女服饰上。世界闽南文化节已圆满结束,但人们对惠女服饰的关注却热度不减。实际上,惠女与她们那绮丽的装束一直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惠女文化经久不衰,其响铿锵,吸引来了众多文学创作者、艺术家、摄影师。然而,这一精致得仿佛只能在油画中才存在的服饰,其来源一直是个谜。连日来,记者在惠东地区对一些学者、民众进行访谈,以追寻这一美丽服饰的起源。

通常所说的惠女服饰,存在于泉州惠安县东部的崇武、山霞、净峰、小岞四个乡镇。净峰镇大概只有四分之三的地区有这一独特服饰,崇武地区也只限于崇武城外。现代惠女服饰以黄斗笠、花头巾、蓝上衣、银腰链、黑绸裤为基本特征,色彩鲜明,奇而不俗、艳而有韵,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

惠女服饰蜚声中外已久,但对其来源的研究却观点各异。人们发现惠东妇女服饰简直就是一个“万花筒”——既有彝族的元素,如百褶裙、绣花翘头鞋、帽子、挎包、手镯、手环;又有苗族的元素,可从风俗及“蝴蝶妈妈”崇拜里找出某些例证;还有傣族的元素,如短衣、竹帽、腰饰;兼有瑶族的元素,如纹样等。这是古代百越族的服饰?源于苗瑶系的传统服装?与“水上游牧族”疍族的服饰同源?惠女服饰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崇武、山霞一带惠女服饰展现自然美。


最近几十年内,来自天南地北的专家、学者们对惠女服饰进行了各类学术研究。各种民族服饰的基因被提炼对比,试图解读出惠女服饰的真实来源。但在惠东族群起源含糊不清和缺乏明确清晰的文字史料记载的语境下,大部分学者一筹莫展,少部分人虽著书立说,但也因证源匮乏,难以形成最终定论。

近日,记者在惠东地区搜集整理了部分与惠女服饰起源相关的论文论著,于其中提取出的观点大多从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考古学等角度提供了自己的见解,但如今也有人另辟蹊径,试图从语言学的角度去进行溯源。

一部服饰史,其实就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服饰观念的背后必然留有思想、文化、历史、时代、心理、审美等诸多因素的印痕。独特的惠女服饰引发人们的兴趣,公众迫切期待能尽早破译出深藏于惠女服饰中的“原始密码”。

小岞、净峰一带的惠女服饰展现古典美。

汉族服饰演化论:是唐时遗风?还是“水上游牧”风情?

□记者吴拏云陈士奇/文陈小阳/图

观点一 疍(dàn)民入惠,带来“水上游牧族”服饰

■依据:杖针、龙凤钗、疍民服等

■讲解人:陈炎兴(泉州弘一大师学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惠安县重华文史研究会副理事长)

疍民,在惠安本地也叫“科题仔”,他们大多从江浙、闽江口一带乘舟而来。清末民初时,在小岞、净峰至山霞一带居住着不少疍民。他们最喜爱捕捉的是石斑鱼,所以经常把船停靠在石斑鱼产区的水域上。早期的疍民终生漂泊于水上,以船为家,又被称为“水上游牧族”,但后来与陆地上生活的族群打交道多了,他们也开始迁到陆地上来居住。如今主流的观点认为,疍民也是汉族的一部分,他们有许多独特的习俗,是个相对独立的族群,但并不是少数民族。

我曾于1983年找一位90多岁的女疍民买过一套她年轻时穿的服饰,现在还收藏在家中顶楼。疍民们的服饰很有代表性,多为麻布染成的蓝黑、褐色衣裤,裤管非常宽大,女性的袖领上镶有一寸多宽的黑边。这与我们看到的上世纪50年代前的惠女服饰很相似。疍民不管男女,头上都要围着一块大黑巾,据说是因为在海上捕鱼要防止海水打湿头发,另外还能防日晒。惠东妇女头顶上也戴有黑布。

女疍民都有结髻,髻上喜欢插一根杖针(即彩针)。杖针外观像一根法杖,是女子出嫁时一定要戴的,至死陪葬。除了杖针外,她们的首饰还有龙凤钗,在头顶的左边插龙钗,代表望子成龙,在右边插凤钗,代表望女成凤。杖针和各式各样的钗,现在也出现在惠东妇女的大头髻上。综上而言,我认为疍民在迁徙到惠东一带时,把他们“水上游牧族”的服饰也带到了当地,并与当地的习俗融合,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惠女服饰。担任过惠安县高甲剧团编导的李文辉先生曾写过一篇关于惠女服饰疍民论的文章,这篇文章称小岞的祖先据传是从“科题仔”来的,这是小岞妇女服饰的源头。我十分推崇,希望学者们也能关注到这篇文章。

多彩的头饰透出朴实之美


观点二 唐将南逃,引入贵族遗风

■依据:服饰风格有三,袖套长短不一

■讲解人:李双田(小岞镇居民)

对于惠女服饰的起源,我只能从以前村里老人讲述的传说故事中探得只鳞片爪。据老一辈人说,惠东这一带人的祖先,其实是唐代李世民的一位部将,在李世民生前十分受重用,。于是,这位将军便携家眷,沿着海路逃难到了当时还是封闭海岛的小岞,并把小岞建成自己的“小王国”。

唐将家族入住小岞后,随之而来的还有唐代的贵族遗风,其中也包括贵族服饰。当时唐将把女眷分为三等,即娘、娴、婢三类,她们的着装打扮也各有不同。后来随着唐将家族的开枝散叶,这三种服饰也向外传播,并与当地风俗习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最初惠女服饰的雏形。

通常所说的惠女服饰,存在于泉州惠安县东部的崇武、山霞、净峰、小岞四个乡镇。小岞、净峰这一带传承的是“娴”装,有百褶边裙,有贴背,有凤冠鞋,展现的是一种古典美;崇武、山霞一带则是“婢”装,早期没有贴背,装束较为朴素,显露的是一种自然美。

而泉港后龙一带妇女的着装则存在“娘”装的演化,即衣服和裤子都是红色的,彰显一种富丽、华贵。

后龙妇女的袖套一般较长,因为她们属于“娘”级,平时不用干活;与后龙相比,小岞、净峰一带的袖套则稍短;而崇武、山霞一带的袖套是最短的,这是由于当时不同的社会角色所决定的。当然,娘、娴、婢服饰之分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而在现代,服饰里面隐含的这种等阶之别早已不存在。

唐将南遁,为惠东地区带来了唐代贵族遗风,这在头髻上也可窥见一二。惠东妇女的大头髻非常复杂,根本不可能是民间的产物,而且衣服上的滚绣,裙上的褶边、刺绣,都透露着这样的信息。

勤劳的惠女是这金色海滩上最亮丽的景致


观点三 梅妃后裔,从宫廷流出的服饰

■依据:无

■讲解人:梅土前(惠安净峰镇五群村前村委会主任)

早年听说我们梅姓一族是唐代梅妃的后裔,后逃难至此。梅氏后裔现在集中在惠安净峰五群村内,全村有梅姓300多人,占本村的三分之二。但我们也说不清楚自己这一族开基祖的真实姓名和来历,有的说是来自霞浦,有的说是福鼎,莫衷一是。由于家族的族谱在1958年毁失,如今更是无法查证。

梅妃是唐明皇时代与杨贵妃争宠失败的江采苹,惠女服饰可能是梅氏一族从宫廷中带来并保留下来的,后经历代演化,成为今天所见的款式。

记者翻查资料,发现据《梅妃传》载,梅妃江采苹是福建莆田珍珠村人,父亲江仲逊是一位饱读诗书又极富情趣的秀才,且精通医道,悬壶济世,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医。梅妃江采苹是高力士在全国为唐玄宗选美时挑中的。由于江采苹知梅爱梅,所以被称为“梅妃”。她和唐玄宗第一次会面的场所,就被安排在了一片梅林之中。唐玄宗对江采苹一见钟情,梅妃受玄宗专宠达十年之久。直到开元二十八年,唐玄宗在骊山行宫遇到了杨玉环,一下子被她的美艳和娇媚所迷惑,终册立杨玉环为贵妃。于是,杨贵妃与梅妃之间,开始了后宫中的明争暗斗。最后,梅妃失宠被贬入冷宫。至于江采苹一族后裔为何姓梅而不姓江,,因此改的姓。

“大头髻”属于当年的盛装发型,其饰物复杂而华丽。


观点四 “臭头皇后”装束千古流传

■依据:花头巾,短上衣

■讲解人:林闻绿(惠安县工商联总商会常委,小岞人)

“臭头皇后”的故事在惠安流传很广,至今仍有不少老人认为惠女服饰就是“臭头皇后”黄厥的装束。黄厥,原晋江东南黄田(今属张坂)人,系唐工部侍郎黄衲裕侄女。黄厥幼时皮肤粗糙,头发和生苔差不多,民间称为“臭头”。王审知在福建建立小朝廷,称国号为“闽”,自封“闽王”。一年,闽王带领大臣到民间选妃。头扎花围巾的黄厥也跑来凑热闹,她上衣绷得紧紧的,露出一小截又白又嫩的肚皮,没想到竟使闽王看得如痴如醉,一下子就选中了她。黄厥成了王妃,后来又被封为皇后,因为她曾经“臭头”,后人便称她为“臭头皇后”。

泉州一带古厝的外形,与别的地方不相同。不管大屋小厝,屋脊都是弯弯的,中间凹下去,两端翘起来,远远看去就像宫殿,人们称为“皇宫体”。这是因为这里出了“臭头皇后”,乡民们托了她的福。

衣服镶着花边图案,上衣很短,露出一小截肚皮;发簪梳得高高的,插双牙筷,一年四季都包着花头巾。这是因为大家都在模仿“臭头皇后”巧遇闽王时的装束。

惠女的龙凤钗疑似传自疍民


少数民族服饰融合论:“土著”服饰抑或各族服装融合?

□本版文字:本报记者陈士奇吴拏云

观点一

各族影响,

自成一派独特装束

■依据:纹样

■讲解人:黄坚(泉籍画家、《惠东妇女服饰的传承与变异》作者之一)

唐朝中叶,因“安史之乱”导致大批汉人南迁,开始进入闽粤赣边区。在我看来,其对惠东族群的影响也就此开始。此后居住在这个区域的畲、瑶、僚、俚、奚、等诸族群逐渐融入于汉民族之中,同时,不同群体之间也相互影响、吸收,由此也使得惠东地区的妇女所穿的服饰在某些方面的源流上,与诸多族群服饰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联系。

在惠东民间曾有一个关于惠女服饰的伤感故事流传至今,相传在南宋末年,李文会来小岞隐居,启程时欲把从海南强行抓来的黎人贵族康小姐纳为妻。婚后虽育有两男两女,但被迫出嫁的康小姐却始终怨气未消。待到女儿出嫁之时,康小姐便把出嫁的女儿打扮成自己被劫时的模样。其先是将女儿的头梳成蝴蝶髻,其重20斤,高两尺,再取来一方乌巾遮盖住女儿的脸庞,借由此也表达着自己被抢时不愿让人看见美丽容颜和讨厌看丑陋郎君的心理。而为女儿戴上的厚重银镯,则象征了自己当年被抢时的所被迫带上的铁铐,特地在女儿嫁衣裤上剪破几个洞,并打上补丁,以此重现当年自己被抢时被扯破的衣裤。而在出嫁前,康小姐亦将女儿的嫁衣裁短,仅让布料遮蔽其胸部,并将裤头放宽,且截短至膝部,进而系上银裤链,以此重现自己年少时被迫嫁人时因反抗挣扎,衣服脱落的情景。虽然只为排解心中的怨怒,但康小姐特意为女儿装扮的嫁衣却意外地受到当地人的青睐,从而被流传推广,最后演变成了惠女服饰。而对于服饰的特点,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仅是康小姐根据自己的想法所设计,但更多的人认为其是在海南黎族服饰上进行了修改,因此也推断惠女服饰与黎族服饰存在着关联。

与这一传说相呼应,在学者陈国华在1984年所著的《惠安女族源初探》一文中也曾有所论述道:“惠东南服饰与越南京族、黎族,广西、云南、贵州的苗族、瑶族较为相同。”当中所谈及的少数民族皆属于百越族的后裔,而从现有的惠女服饰中,也能发现与一些少数民族服饰的相似点,如惠安女头戴斗笠时,有点像黎族人和京族人。而其短小的上衣,则颇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服饰、而所绣纹样则与瑶族有着较高的相似度。此外,惠女所穿的衣裤色彩也有着蒙古族喜爱的颜色,如绿色、黑色、蓝色,而这些用色也与云南水族的服装相似度甚高。

多年来,在对惠女服饰进行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惊奇地发现,这种带有强烈少数民族特征的服饰在汉族服饰中是十分少见的,尤其是它与苗族、瑶族、黎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着相近似的纹样和用色,而这也许与惠东族群源于闽越族的原因有关。

此外,我也认为惠女服饰在发展中汲取着华夏族的一些东西,如绣花在华夏族早期服饰并不多见,直到清代才多了起来,而从清朝的官服民服上也可看出其对于惠女服饰的影响,由于这个时期为晚清时期,人们习惯穿着马甲或者一个多纽袢的背心,由此也对近代惠女服饰有着影响,特别是惠女身着的用以防寒的“贴背”。

此外,由于迁徙各族的影响,各朝代的纹样在惠东妇女服饰样中均有反应,如元代的缠枝莲,唐代的穿枝式组织形式,宋代在唐草纹或写生折枝花基础上略有变化,清代的吉祥纹样等,这些现象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惠女服饰在纹样上汲取着多民族的历史文化符号。因此我也认为,惠女服饰的主流是起源于古百越诸族,而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其不断汲取不同民族的一些服饰因素,并产生一定的变异,才衍生出富有特色的服饰,进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头巾上有精致的刺绣

观点二

百越族遗风,“土著”服饰保留至今

■依据:服饰特点、纹样

■讲解人:曾梅霞(惠安女民俗创作基地负责人)

一直以来,对于惠女服饰的起源,古代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若追溯其发源,我认为应是一种纪念本族历史文化象征,而其所谓的本族,在我看来,则是生活在惠东地区的“土著族群”,也就是“古百越族”的后裔。

早在1957年至1977年间,惠安崇武镇以东五里的崇武大岞村大岞山东坡上,曾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在地面上零星遗存陶片上,亦出现了绳纹、斜线纹、云雷纹及附加堆纹等纹样,其与现今惠安女服饰上所绣缝的纹样十分吻合。而据考古学家推测,远在四千年多前,当地曾生活着一支以渔猎为生的氏族部落。由此也反映出了在远古时代,崇武大岞村地区已有了古代闽越族或其他先民活动着。

西汉武帝时,闽越遭平国迁众,包括“闽越”在内的“百越”及其各族渐渐消失在历史文献记载中。但在迁徙过程中,虽大部分的闽越族人迁至江淮一带,但仍有大量后裔留守闽南之地,继续生活,同时也保留了部分百越族先人的习俗。

另外因自古以来,闽南沿海地区便是重要的国防海域,历代朝廷会派遣官兵前来驻守,随着时间推移,许多汉族士兵便与本地的“土著”女子通婚,由此也促使不同文化在此相互融合,一些百越族旧俗被渐渐汉化,但其带有鲜明特色的着装风格却被沿承下来,并历经各个朝代的演变,与长期的海洋生态环境杂糅成特异的乡土习俗,当地妇女们世代保留着“闽越族”传统服饰的特色,也就成了如今看到惠女们的独特装束。

学者们认为惠女服饰糅合了多民族元素,因此十分独特。


观点三

蝴蝶崇拜,

装束暗藏峒民族徽

■依据:头饰与纹理

■讲解人:陈细送(73岁的小岞镇居民)

依据传统习俗,惠东女出嫁必把髻尾束成蝴蝶般的形状,以此区分已婚或未婚。关于惠女服饰与蝴蝶的传说,我还记得儿时从家中长辈口中听到的一个传说,其源于在惠安城内下井街南仔桥脚有一洞,那里有一泓清水,涓涓而流。相传这个洞便是“蝴蝶峒”的原址,而生活在这里的峒民,在宋代时期被视为一个野蛮的民族,直至经朱熹开导而被同化进中原文化之中。

相传“峒”是以类聚族而居的社会,有其代表性的族徽,这种徽号,也有“图腾”之意。而蝴蝶峒民是巨石时代的遗民,妇女所梳的蝴蝶发式代表着当时的族徽或图腾。上世纪初,许多惠女梳的“大头髻”也有着蝴蝶的形状,尤其净峰、小岞的妇女在节庆之日所梳理的发式,与蝴蝶样子颇为相似,而其平日的发式,也犹如展翅的蝴蝶一般,因此当地人便有了惠女发式源于蝴蝶崇拜的说法。

除了形如蝴蝶的发髻,惠安女服饰在服饰色彩的追求上,也有恰似蝴蝶翅膀上的艳丽色泽,而惠女服饰时常出现如同蝴蝶造型一样的纹样,也为惠安女服饰源于“蝴蝶峒”一说提供的了依据。

■讲解人:陈瑞卿(年过八旬的崇武镇居民)

关于惠女服饰与蝴蝶的关系,除了有听闻“蝴蝶峒”一说,我的祖父曾经谈到,我的祖母的老家在云南的蝴蝶谷,也就是大理的蝴蝶泉。祖母曾说云南当地有个传说,苗族的先民古代本来居住在江淮一带,那里江湖密布,河道纵横,而且枫木遍生,彩蝶飞舞。在这种环境下,出于那种原始的心理,先民们对繁盛的枫木和彩蝶产生了求同认亲和崇拜的意识。他们对枫木和蝴蝶进行了极具功利性的美化,并强调自身与它们有着血缘关系。苗族的先民认为,枫木变成了蝴蝶,蝴蝶又生出了人类的祖先姜央,然后才有苗族,由此,蝴蝶作为苗族先民心目中的母亲,便时常出现在苗族的服装之中,

而虽然崇武、山霞的惠安女属于汉族,但惠女头饰、服饰上时常出现的蝴蝶样子,也与云南当地的苗族先人对于蝴蝶的崇拜,颇为相似。

有学者认为惠安服饰是“敞衣青盖”的“活化石”


观点四

同用“咸水腔”,

惠女服饰似畲装

■依据:方言、发髻、衣着

■讲解人:

在去年,当我前往漳浦、云霄、龙海三县市考察之时,在与一位畲族居民的交谈中,其与惠东地区居民相似的口音,也就是民间俗称“咸水腔”,引起了我的注意,翻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黄典诚在《崇武方言研究》,我找到了一段关于惠东的“咸水腔”的资料:其记录到闽南方言范围内还有漳浦(旧镇)和海南(文昌)两个地方,会使用此种发音的方言。

时间推移到唐宋时期,漳州的山区主要是畲族的聚居地,汉族仅居于沿海一带,但自明朝以后,漳州山区的居民,大多已认为自己归属于汉族。而从姓氏来看,学着傅衣凌曾在论文《元代畲姓考》中论述,元代闽粤赣边缘的畲族有50多个姓,但随着时代的推移,除了少数的姓氏,如钟、雷、蓝等仍为畲族,不少生活在闽南境内的姓氏已被并入了汉族中,但口口相传的方音,却一直保留下来。因此我也推测,也许在时代更替中,有不少的畲族后裔曾迁居到惠东地区,他们与当地人相互交流、融合的同时,也让自己所带来的畲族文化对当地人的生活、语言及着装服饰风格,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了口音上的相似可待考证外,从惠女的装扮上,亦可寻找到一些畲族装束的痕迹,在厦门大学郭志超教授所著的《闽台民族史辨》中《畲族和汉族的关系及其社会文化变迁》一文之四《服饰》中曾有介绍说,畲族妇女服饰是其民族风俗的集中象征,发饰则是服饰的重中之重,而在古代畲族中,椎髻垂缨则是妇女们发饰的一大基本特点。另外,徐望璋《畲妇》也曾谈及,“复髻筠筒缀石珠”,这种头饰也被称作“高妆”,与惠安女的高髻颇为类似。

另外,同为畲族聚居之地的潮州之地,亦可寻觅到一些与惠女服饰的关联。早在《永乐大典·潮州府》之“风俗形胜”引《三阳志》、《三阳图志》残文中,关于宋元时期的潮州风俗,曾留下一段简要而珍贵的记载为:“其弊俗未淳,与中州稍异者,妇女敞衣青盖,多游街陌。”虽然其中对于“敞衣青盖”的记载十分简略,但若以惠安女的装束为参照物,便不难发现文中所指“敞衣”即是敞开着的上衣或上衣短小而露出肌肤,而“青盖”则为蓝色或蓝黑色的盖头。而据《畲族简史》中记载,惠东女服饰与畲族大同小异,男女推髻洗足,衣尚青蓝色,头戴竹冠蒙布等。因此,我亦认为,泉州惠安女服饰可视为“敞衣青盖”的“活化石”。

贴背可防寒


风土民情影响论:地域文化造就别样服饰?

观点一

独特习俗,创造别样风情的服饰

■依据:衣着款式、纹样

■观点持有人:陈国华(《惠东居民族源再探》作者)

“长住娘家”婚俗又称“不落夫家”,是惠东地区承袭数代的一个习俗,而如布依族、苗族、藏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从古至今也同样沿用着这一习俗,由此也能发现惠东女长住娘家的风俗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坐家俗”、“不落家”、“哭嫁”有相似之处。

依照“长住娘家”的习俗,男女青年结婚时,新娘在结婚的第三天就必须回娘家长住,直到怀孕临产时才能回夫家长住。住娘家的时间至少有两三年,最长达20年以上。由于惠东地区存有这一个习俗,大部分惠东的女性,从出生到成年,甚至个别人到老年都居住在娘家,由此也促成当地形成了一个个由女性组成的小群体。

长久以来,惠东妇女所穿的衣服大多由手工制作的,而在群体性作用的影响下,加之本土居民具有较强的原创意识,“人多力量大”群体的创意智慧也因此产生。借此智慧的影响,一旦有新的衣服款式出现,或衣服出现新的颜色,这都会得到众多女性群体的共同审视,一家家的母女、姐妹们对服饰品头论足,潜移默化中也形成了较为相似的共同审美观。长久以往,妇女们在制作衣服中互相听取意见建议,保留精华,淘汰糟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惠女服饰的款式、颜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由此,才创造出了现今所看到的别具一格的惠女服饰造型。

同时,在惠东地区沿承的传统婚俗当中,女子结婚前要在门牙上镶上金牙或银牙。而这亦是由其祖先有着凿齿风俗演化而来,其在晋张华《博物志》中便有记载,“僚妇绳子既长,皆拔去上齿各一,以为身饰。”而根据《山海经》的记载,该风俗同样属于百越族的遗风。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消除拔牙的痛苦,传承中的拔牙凿齿风俗逐渐被镶牙所取代,而其因金与铜色彩相仿,镶牙被赋予“金口玉言”的美意,同时嵌镶的金牙也成为旧时惠安女装束中的一个小配饰,如今,在惠东地区,亦可看到许多妇女的口中仍镶着金色或银色的牙套。

除了独特的婚俗之外,如今在惠东,尤其在小岞、山霞、净峰、崇武等滨海地区,仍存有文身的习俗,而这也与惠女服饰有所关系。在过去,根据当地习俗,惠东女一般只文左手,在左手臂靠近手腕的内侧或虎口处,其所刺的文样由几组直线纵横构成菱形,线条末端是花瓣似的小圆圈。这种文身在年近七旬的老妇中经常出现,但若问到文身的缘由,多数老人答不出来。而在翻阅史书时,我了解到早在原始氏族社会中,文身便代表着图腾符号、血缘标记、祛病除灾等意义,其后被当做习俗传承下来,而后人们不再将图案文在皮肉上,反而将富有寓意的图案绣在所穿的衣服上,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品。由此,我也认为,惠女身上的文身与惠女服饰上纷繁多样的纹样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衣襟上有滚边


观点二

沿海而居,地域文化影响了穿着

■依据:服装颜色

■讲解人:康美英(惠安县小岞镇文化站负责人)

2005年,惠安在申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对惠安女服饰民俗的起源有进行过梳理,对惠女服饰追根溯源之时,有人提出地域与气候亦对惠女服饰的出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随着文化生活和视野的逐渐开阔,惠安女服饰经过不断自我发展完善,才演变为一种极具区域特征的服饰。

惠安地处沿海,多数时期的气候都较为潮湿而温热,因而十分利于常绿阔叶林生长,四季常青,花卉生长状况良好,色彩丰富,由此也影响着当地妇女们衣着的颜色,细看惠女服饰,其颜色艳丽,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色彩选择,如崇武城外的妇女衣色以钛青蓝、湖蓝色为主,而净峰、小岞则以粉红色、细花布着衣,外加草绿镶红边的贴背为主。而裤子的选色则以黑色与蓝色为主。

衣裤除了多种选色之外,布上往往还有白底柳条花纹或上下绿白拼接而成的,而按照冬春季之分,惠安女会在冬季穿着蓝色或黑色的衣服,而在夏季,则多选择苹果绿、白地柳条线的衣服。而包裹的头巾上也有不同的颜色和小朵花纹图案,白底上缀绿或蓝色小花,或蓝底、绿底上缀小白花,或红底上缀白绿花。

而随着塑料制品的兴起,妇女们才开始在戴上头巾时多缀上大小不同、式样各异的塑料花,由此从衣服到头饰都显得色彩缤纷。

除了气候影响惠女服饰的色彩,因惠安县位于泉州市的东北部,其介于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东南有宽阔的海域,惠东妇女常年生活在此,有的人住在海岸边终年与大海涛声相伴,有的住在丘陵山地与茂密树林中与绿色植物相依为命,也有生活在风沙石砾土滩等困苦环境中。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滩及黑色的土地,这些丰富多彩、触摸可及的自然环境世世代代与惠东女子相伴,由此也在她们的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这些对比强烈的颜色,也形成了她们对色彩的潜能认识,进而也让惠东妇女在对服饰的款式和颜色的选择上,大多集中于蓝、黑、绿等色泽,让人一看便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同时,在当地的方言中,男人音译“打捕”,女的音译“扎补”,由此也可发现,此地的男子大多选择成为渔民,坐船出海捕鱼,而家中的妇女需要承担其家中的重活,除了要做家务活,还需下地劳作,抑或前去海边修整渔网,而常年与海洋接触中,当地特有的海洋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惠安女的衣着颜色,其不仅传统的上衣多为蓝色,仅及肚脐斜襟短衬短裤也选择了湖蓝色,由此让衣着的色彩与大海、天空的色泽相互呼应。

除了丰富的自然环境之外,与惠东地处偏远,受到半岛、海岬的地理位置影响,从久远的年代来看,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受到其他民族服饰的冲击比较弱,外地的主流服饰的流行色彩及样式对该地的影响也比较小,因而服饰的原创意识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并世代传承下来。因此,亦有一种说法是惠女服饰是从海洋文化中衍生而出的一部分。

褡裢如今比较少人用了


观点三

修建水库,劳作需要而修改服饰

■依据:斗笠

■讲解人:许黎玲(惠安县博物馆馆长)

谈到惠女服饰起源,曾有一个推断说其出现于清末时期,而后因为随着时代需求变更,惠女的服饰经过各代人的修改,才形成了如今这般独特的形态。

在惠安县博物馆的惠女服饰展厅中,仍存有一件清代时期的惠女服饰,其用色以黑色为主,布料质地十分粗糙,衣服的长度也与如今的样子大有不同,在翻阅资料后,我才发现,原来早期的惠安女所穿上衣十分长,甚至长至大腿部,其制作也大多由妇女自己编制粗布裁剪而成,而后为了方便在滩涂上工作,女子们才将衣服改制成短至肚脐位置的短衫,也才形成了现在短款的惠安女上衣。

旧时,惠东地区的女子在节庆之日,必定会梳上插满各式发饰的“大头”造型,其所呈现的宽度之大,几乎会让女子无法轻松走出闺房,唯有手扶住头,侧身挪步,才得勉强通过房门。由于“大头”的梳理繁琐复杂,因此平时为了劳作方便节省时间,惠东女子们只会梳上简单的小头,即将头发扎成团绑于后脑,再扎上黑纱头巾,而在此时除了头巾,并无其他遮盖物出现在惠女服饰中。

直至1958年,为了修建水库,高强度的劳动和泥泞中作业的特点,促使惠女们开始改良服装。她们把衣袖和裤腿改短。而由于惠安一带日晒较多,海风又大,为了阻挡阳光,妇女们将容易吸热的黑头巾摘下,换上了既美观又能遮风防晒的花布头巾包裹住头部。

如今常见的黄色斗笠,也因能遮风挡雨,也在同一年第一次被添加进传统的惠女服饰中,并一直沿袭至今,而由于长期的劳作,飞沙走石的工作环境,渐渐将原本崭新的衣服磨破,为了节省开支,手巧的惠安女们便在缝补过程中更新了许多衣服样式,由此,也在传统服装上出现了一些彩色补丁的装饰。

■观点持有者:陈国强(《崇武的衣饰与族属试探》作者)

曾经为相关的课题研究,我寻访了一些居住在崇武城区和郊区的长者,他们告诉我,崇武郊区妇女现在的特别服饰,除了头上的黄色竹笠是1958年修建惠女水库时才出现之外。惠女们头上的美丽花头巾上所缀满的一朵朵塑料花,腰上所带的彩色塑料腰带、脚上穿的塑料拖鞋,也是因近代塑料制品开始流行,才被带入到惠女服饰中。

而被本地人俗称的“节约衫”、“浪费裤”也是1951年才改制而成的。其中,被称为“节约衫”(“短袖衫”)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缀做衫”的基础上,去掉三角形色布和方形黑布的繁杂镶接部分,换成蓝布制成。而衣服的胸围和袖管都进一步收缩,衣袖的长度也改到仅至小臂的一半,衣长则短至脐位,臂围呈大弧度的椭圆形,并且长度增宽,往往外弯展至袖笼。而下身的宽裤管则换成了带有暗纹的黑绸裤,样子则依然保留着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体式。与此同时,惠女的头饰也在新中国成立前得到了更新,不再沿用“大头”造型与插饰,妇女们有的把辫子盘结在头顶和两侧,构成小等腰三角形,有的则将辫子单独扎起,置于头顶分散成八字形状,进而包上花巾,并让插扎在辫子顶部的塑料花或羊毛编织的扎花露出来,既美观又大方,进而也被沿用下来。

惠女服饰经过数代承袭至今,与旧时的款式相比,如今从颜色、款式到配饰,都已经有了诸多的改变,正如在《惠安县文物志》中所指出的一个观点,“目前,崇武沿海预存妇女流行的奇特服饰,并不是有史以来就定型的,而是一百多年来,经过三至四代人的不断改变所产生的结果。”借此观点的论述,在我看来,惠女服饰为何独特,在于经过惠安女们根据实际生活、劳作的需求,经过不断地修改、添加、更新、替换,才促成了惠女服饰的样貌。

惠安女的裤子腰围小,臀围大,裤筒较宽,既美观又便于劳动。

传承与改变

裤子篇:裤管放宽,布料质地变好

[净峰小岞]

在清末时期,净峰、小岞妇女的裤腿围十分宽大,其也被称为“大折裤”、“大筒裤”,裤头为白粗布,裤料和染色与衣衫同。

[崇武山霞]

崇武、山霞妇女的裤子为玄色,裤头为臀部的一倍宽,上边缝接一块5寸宽的蓝色布边。着装时,裤头折于臀上部,系上裤带或银裤链。平常在娘家穿布的,结婚头几天,以及喜事外出做客时,需换上黑丝绸裤。

与衣服不同,惠女服饰中的裤子样式从清代中后期至今,没有出现较多变化,唯质料由旧时用粗布,如今大多采用黑绸布制作。

腰饰篇:

裙端刺绣,裤链用以装饰

[净峰小岞]

清代末期,作为礼节性服饰的百褶边裙,在净峰、小岞地区由两片上腊的黑布合成,每片50褶,上端接一段白纱布作裙头,两边系带。其下端边沿有刺绣密集的红色花瓣曲线。裙系在外衣里面,比外衣稍长。

另外,作为操家务或外出劳动常用物的腰巾,在净峰、小岞地区,妇女在清末时期用“城内葱”将其制成,其正中有两条褶纹缉在一起,上端接一条两重合绽的白布作腰巾头,巾头两边各系红色纱带一条,末端散开作流苏状。进入20世纪,净峰、小岞的腰巾仍继续沿用旧制,唯布料改为黑帛仔。

进入20世纪后期,净峰、小岞妇女因为上衣缩短,腰间的装饰开始变得十分突出。因此便在裤头一律扎上两条用彩色塑料线编织而成的裤带。而已婚的妇女,则会加上一条银裤链。银裤链最初只有一两股,最多也只3股,后来逐渐加多,增加到5股、7股,如今最多的达9股或10股,而那些银裤链一般是结婚时男方必送的礼物之一。

[崇武山霞]

崇武、山霞妇女穿的黑色百褶短边裙则由两边硬布重叠成百褶,缝接在一条宽约2寸的有色布上,系围在腰间,劳动或外出时,用于遮掩偶尔外露的腰臀部。

崇武、山霞妇女的腰巾,用黑布做成,其下沿呈小椭圆形,上边缝在一条1寸半宽的双层花布上。花布的两头镶饰着一组梯形和四组三角形拼合成方形的色布。两条腰巾带,带头分别有花纹,水红或黑色束须尾。围系在外衣上,有保暖和护衣作用,冬春才用,秋夏不用。进入20世纪,崇武、山霞妇女在腰巾上增加了一些花纹和色布,以求美观。

凤冠鞋结婚时穿以登轿,俗称踏轿斗。


鞋子篇:

鞋面精绣,婚庆用鞋讲究

[净峰小岞]

清代末期,惠女结婚时都会穿上“凤冠鞋”,净峰、小岞的凤冠鞋用红色呢布制成,鞋面绣精致花鸟图案,鞋头向上翘,尖端绣一鸡冠状花瓣;两旁各绣一只彩凤。鞋底用废布重叠钉成,高约1寸,周围盖上白色漆料,其形如拖鞋一样。结婚时,穿以登轿,俗称踏轿斗。婚后回夫家或逢节日也穿,为礼节性用物。

[崇武山霞]

崇武、山霞妇女的凤冠鞋则名为“踩跷(轿)鞋”,鞋面用红绸布刺绣各种花纹,鞋底用油布叠纳1寸多厚。但到了上世纪30年代,凤冠鞋已鲜少使用。

相反,绣拖鞋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仍被沿用,其为盛装时才穿,当时的惠女们平时多光着脚,除绣拖鞋之外的普通拖鞋也只在临睡前用。而步入21世纪,一般惠安妇女平时皆会穿彩色的塑料拖鞋,不再赤脚上街。


传承与改变

首饰篇告别繁琐,追寻简单之美

现今我们所指的惠女服饰,主要包括净峰小岞和崇武山霞当地服饰两种类型,因此在这里,我们也按这两种类型分开进行介绍。

[净峰小岞]

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已婚和未婚者的发型有严格区别。未婚的蓄全发,分三股编成单长辫,扎上红或黑绒线。结婚时及婚后的发型有盛装与便装之分。盛装发型又叫“大头髻”,其形状像“埔缀”(竹制蒸具)。大头髻的首饰,先沿“髻塞”周围插上64支“骨架”,在其两边及上方分别盛饰摇鼓、花垂、刀、戟、孔雀尾、杖针等。除杖针外,其余各种饰物都是左右成双对称插上。在脑后“髻塞”的下延,则饰以一排银铃。。左右两耳各挂一个大耳环。至此,一个大髻才算大功告成。

轻便发型叫“贝只髻”,其梳理过程与“大头髻”略同。“贝只”的首饰分布,,长6—7寸,上宽1寸,下段逐渐收尖)。其上端各系一条银链,向后拉延,系于“贝只”发棒的末端。其他头饰有髻边牌、银角牌及有各式图案的小件银质碎插,如梅花、国旗、万字等。两耳则挂上钩形的小耳环,配以有高级刺绣的“巾仔”围盖起来,以陪衬“贝只”;“巾仔”又用五条“羽带”配在上沿,增加美观。

20世纪30至40年代盛装发型已由“大头髻”改为“圆头”、“双髻头”和“螺棕头”。“圆头”的梳理过程比“大头髻”简单得多,既去掉“猪仔架”,又减少繁重饰物,深得妇女欢迎。“双髻头”是介乎“大头髻”和“圆头”之间的过渡期发型,并掺杂在“圆头”和“贝只”之间很久。其形制和饰物是取“贝只”的前段和“圆头”的后段结合起来梳理的。至后期有“螺棕头”出现,但影响不大。

20世纪50至80年代“圆头”或“双髻头”是主流发型。头饰比盛装时简单得多,滚边衣服也逐渐敛迹。1950年,妇女进夜校,,进步的青年妇女都自动剪发或编双长辫。各村还举办了数次集体结婚仪式,新娘出门时不再坐花轿。婚后的青年妇女都改梳“螺棕头”。前代的绣花巾仔仍被沿用,但花纹已去了繁复而较简单朴素。中年以上妇女仍旧梳“圆头”或“双髻头”;年老的,则梳假头。

[崇武山霞]

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梳大头髻,用于结婚,或是喜事外出、做客。髻插有各种银制品的花:髻模1个、扁白1支,头尾档(不一样)2支,上下股二式各4支,匾1支,福字2支,蝶匾1支,梅花带链2支,银筷子1支带3条链仔,还有各种颜色和式样的绒仔花。整个头部插得满满。同时还用1条5尺长的黑料丝巾从髻边向背后垂下至衣沿。巾的两头用3寸宽的黑帛仔布接着,并让缝纫匠用绿色丝线车缝各种花纹和图案,此为盛装打扮。

便装发型没有插那么多金银制品和多种绒仔花,头上要盖一块用黑帛仔布做面,糊一层黑粗布做里,合成一片,折成长方彩罩(大约1尺长,8寸宽,畚斗一样的头篷)套在头顶,一半伸出额外;头顶上同样用黑帛仔面布做成像羊角一样高尖三角形的2块,插在髻上,尖尾上缝着半寸宽红或水红织带(逢丧事用绿色或黑色)。在娘家或是丧偶的,平常不梳髻,不插首饰,拢发,头上用黑巾包上一半,俗叫“扎贝只”。

20世纪30至40年代梳“目镜头”髻,比前期简化,插饰与前期相同。婚后回娘家多数包花巾。生小孩后住夫家戴巾仔(即黑头篷)。只有老年人头上的黑帛仔布罩改短一点。到傍晚,布罩可撤掉,用骨制的长弯梳,把头发梳住。这时期的少女打扮是穿黑花纱衫、黑布宽折裤,盘辫或扎单垂长辫,辫尾扎红绒线。

20世纪50至80年代梳“螺棕头”。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头后梳一个接近长方形的横髻,插上1至3支银制的梅花和1至3蕊绒仔花,头中插一两个塑料弯梳子。冬天盖1条5尺长的黑料丝巾(与上两辈相同的),两头仍像过去用绿线缝出各种花纹和图案,叠于髻的两旁耳朵后,有时再包上花头巾;青年人或30多岁的人,没有梳髻,而是剪短发或是梳2条辫子。用1尺来长的铁线折成小弯形,用黑色羊毛裹成“辫子”,套在头上,向两耳边垂下,然后包上花头巾,使花头巾向外稍展着,以通空气。额头上的头发处,插上三个三色(红、黄、绿)弯形的塑料梳子,紧接着是插上一块用钢丝串上各色小珠子折成的“万”字花匾子,然后再用金黄碰纱,扎成一朵蝴蝶花。

上衣篇

长度变短,款式不断更新

[净峰小岞]

在清末时期,净峰、小岞的妇女主要穿大衭衫,上衣带领且右斜衽开裾,衣长过膝,胸腰部宽,袖长及腕。布料为土产的粗纱布,或自织的苎布,用青黛等颜料染成暗黑透蓝,有葱翠之致,故也被称为“城内葱”。进入20世纪,大衭衫的长度逐渐缩短,并一直缩到臀部,袖长依旧及腕,但袖口稍缩小。同时衣襟上的滚条行数及式样,也增多变繁。直至上世纪40年代时期前后,衣服上出现了线滚、布滚、花滚、万字滚等十多行的滚边,几乎占有整个衣料的四分之一,如无滚边,则要另备一副加滚的袖套。而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长过膝的大衭衫已基本被淘汰。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旧衣料已被化纤所取代;上衣用缀有小花点的“那润”、“东方绸”等,颜色增多,长度也已不过脐,袖口则缩到4寸。

[崇武山霞]

在崇武、山霞地区,清末时期的妇女们多穿接袖衫为主,衣很长,胸、腰、臀围宽阔,衣摆稍成弧形外展,袖口偏窄。衣服上的长袖(又称“接袖”)在新婚时用以掩面遮羞。等到第三天,才从袖长的一半处翻挽固定缝住。衣的颜色有褐红(俗叫红口布)和黑蓝两色;布质多为粗布和苎布两种。进入20世纪前期,崇武、山霞妇女则改穿缀做衫(中式挖襟衫),衣沿的弧度增大,臀围的宽度加阔,往外弯展,有一定的曲线感。在衣服胸前、背后中线左右两边又增加缀做2块约6寸四方的黑色或褐红色布。直至20世纪中后期,当地妇女改穿短衬衫(又称节约衫),胸围、袖管收缩紧,衣袖长仅至小臂的一半,衣长仅至脐位,臀围是大弧度的椭圆形,增加阔度,往外弯展至袖拢,采用单色布做成,包括湖蓝、孔雀蓝和黑色三种。

配搭篇

贴背防寒,褡裢渐遭淘汰

[净峰小岞]

在清末时期,为了保暖。净峰、小岞的妇女选择“贴背”即无袖对襟夹衣作为背心,用以防寒。“贴背”的里用“城内葱”,面用月蓝布,后期兼用梨雪布,长度同上衣。而进入20世纪,“贴背”仅用面布制作,长度也逐渐缩短至臀部。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贴背”出现了简单的镶边,即在两肩的开口处连同前襟、两裾以及背片各镶两行的白滚边。

[崇武山霞]

与净峰、小岞“贴背”不同的是,崇武、山霞妇女的“贴背”为无袖夹胛,前短后长,上半部用蓝色,下半部用褐红或黑色布剪成椭圆形缝接着。前短至腰间,后长至衣沿。其对襟旁两边还有两个开口,可以插手取暖或藏钱物,且正反两面均可以穿着。

惠女上衣中还有一件名为“内衫”的紧身小衣,其用以束缚胸部,在崇武城区的人多用单色布,郊区则用画布拼接,无袖(或短袖)对襟有密排纽扣。一直到20世纪末,“内衫”逐渐被现代内衣取代。

褡裢(又叫“插么”),是一种口袋,呈长方形,用蓝、黑二色布缝制,中间开口,两头装东西,其在开口两边分别缀接各一半长的黑、绿色布,并刺绣简单的花纹,4个角饰有4束金黄等色的须。褡裢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淘汰,并被黄色的竹花篮取代。

来源:泉州网

信息整理:小岞论坛(www.xiaozuo.com)

投稿、吐槽、话仙

可利用微信发送给我们。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