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特种水产 >【新余趣事】舌尖上的“双林三鲜”

【新余趣事】舌尖上的“双林三鲜”

2021-07-21 03:27:42

  不是每一种食物都是美味的,也不是每一种美味都能让你有感觉。
  在分宜县双林镇,“双林三鲜”可是赫赫有名的。豆腐、豆芽和活水鱼,这些看似简单,在新余市所有农贸市场中都能寻找到的食材,却是双林人心中最美的佳肴。无论是在家还是在酒店,无论日常饮食还是逢年过节,由母亲河孔目江甘泉培育出美味的“双林三鲜”总会以最平常不过却又最饱受关注的姿态被人端上饭桌,而后被人们你一筷我一勺子地送入嘴里,细细咀嚼,慢慢品味,直到吞入腹中,美食的香味依旧在嘴边徘徊,久久不愿散去……


豆腐

双林豆腐


“莫将菽乳等闲赏,一片冰心六月凉。不曰坚乎唯曰白,胜过什锦佐羹汤。”自古以来,人们对豆腐的赞美总是毫不吝惜,写豆腐、咏豆腐的诗词更是不计其数。


  而分宜双林的豆腐似乎秉承了古时的传统,不仅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而且口感细腻香嫩,再辅之以新余人喜欢的香辣调料,出锅后的双林豆腐更是提升了一档次,其美味不仅成了双林人眼中之最,也吸引了分宜其他乡镇乃至新余美食爱好者慕名而往。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双林镇上大大小小的酒店、餐馆都必备双林豆腐,走过、路过双林的游人或过客,都会在点菜吃饭前问一句:“你们这有豆腐吗?有的话那就来一份吧……”
  吃豆腐虽易,做豆腐却难,而说到做豆腐,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名叫李早生的老汉,毕竟双林镇上的豆腐,基本都是出自他手。
  李早生今年58岁,有着近十年的做豆腐经验。十年来,他凭着自己的刻苦钻研,研发出一套制作豆腐的专属方法。“首先得水好,我用的水可是地底下冒出来的泉水,自然比普通的水要好,之后才是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这需要不断地思考与尝试。”李早生说,做豆腐第一道工序是磨豆子,而在磨豆子之前,他都会在前一天的下午六点,将第二天要磨的豆子一遍又一遍地洗好,并浸泡在水中。到了凌晨三点,李早生和妻子起身下床,夫妻俩一起做豆腐的工序才正式开始。

  虽然辛苦,但这做豆腐的手艺万万是不可失去的。李早生说,自己是失地农民,没有工作,平均每年做豆腐有四五万元的收入,就是每天辛苦了点。“所以现在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做这行,希望有一天能有人站出来,将我们这些做豆腐的散户集中,形成专业化规模,让双林豆腐长久传承下去。”


豆芽

双林豆芽


发展中的双林,人和食物,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在餐桌上提醒着双林的人民,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政府分田到户把农民从集体劳作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每个农民都在欣喜,终于能在属于自己的田地上耕耘。而在双林镇,却有一群农民不甘平庸,他们走出农田,另辟蹊径,将生活的希望凝聚在一根根豆芽之上,用勤劳与智慧开辟创业的新天地,谁曾想,此后被人称为“双林三鲜”之一的双林豆芽便由此发迹。
  豆芽的制作远没有豆腐那么繁杂,在黄拾苟的种殖房里,整齐地摆着十几个大黑桶,把大豆倒在大桶里,注入清澈的泉水,短短六个小时之后,大豆就会重获新生。
  时光如流水。如今的双林镇,种植豆芽的农户只剩下四家,曾经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豆芽的场景仅仅存在村民们的记忆里。但这并没有让双林人民对豆芽的喜爱衰减一分一毫,相反,作为“双林三鲜”之一的双林豆芽,已经渐渐成为双林人民烹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食材。


活水鱼

活水鱼美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日的双林,没有尘世喧嚣,没有车水马龙。这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承载着世人对安静宁谧的憧憬;这里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追逐着人们对世外桃源的幻想。


  秋风拂过青竹村一片葱郁的竹林,窸窣作响,竹叶吹落在一条曲径通幽的乡间小道,在这条小道的尽头是一片鱼塘,这就是双林镇青竹村罗非鱼养殖基地,被誉为“双林三鲜”之一的双林活水鱼就栖息在这里。

  鱼肉紧致,鲜嫩,这是大部分品尝过双林活水鱼的人对这道菜的评价,如果要问原因的话,双林人民基本都会自豪地回答:“我们的水质好。”此言非虚,在群山环绕的青竹村罗非鱼养殖基地,一口泉眼日夜涌动,流淌着一泓清泉,活水滋养着数万鱼苗的成长,双林活水鱼也因此而得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鱼来说,也是如此,在双林的活泉中生长的鱼,始终保持着肉质的鲜美,无论用何种烹饪方式,都无法将其掩盖。营养价值更是无可比拟的。

  “双林三鲜”传递的不仅是美味,更是双林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在现代化的今天,也许再好的机械,也制造不出这样纯手工的味道,再先进的养殖技术,也不能磨灭人们对纯正的追求。只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这样的美食文化遗产能够在双林永久保存下去!

资料来源网络/由新余旅游小编编辑整理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