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水产资讯 >谈野生苏卡达陆龟的习性

谈野生苏卡达陆龟的习性

2022-07-16 22:00:17



小编微信:yangexoyang  朋友圈每天更新更多知识!




一个半月以前(2011 年 11 月中旬)在美国举行的水龟与陆龟保护团体(TTPG)年会中,有不少乌龟专家莅临发表了演说,其中的最后一场演说者是来自塞内加尔(Senegal)的 Tomas Diagne 先生,他在非洲成立并经营"非洲龟类协会(African Chelonian Institute)",主要的目的是要保护苏卡达象龟(盾臂龟)(Centrochelys sulcata)免于在野外“绝种”。


苏卡达象龟会绝种?

没搞错吧?


我们的确没有看错,虽然在人工的养殖下,苏卡达象龟可说太容易繁殖了!甚至在数量上有犯滥成灾的趋势!


可是根据 Tomas Diagne 的说法,在整个塞内加尔境内,野生苏卡达象龟估计仅剩下 40 头!比起马达加斯加岛上数以百万计的辐射龟(Astrochelys radiata),野生苏卡达象龟的处境真的可谓艰难许多。 这个"非洲龟类协会"的主要任务,是要 800 公顷大的保留区内,保护野放的苏卡达象龟不被吃掉或被抓去当传统药材。


由于 Tomas Diagne 本人从小就喜欢苏卡达象龟,所以毕生都投入苏卡达象龟的研究和保育,可说是个不折不扣的苏卡达象龟专家。至少以长年在野外观察苏卡达象龟的角度来看,很难找到比他更投入的保育人士了。




2011 年 11 月在美国举行的水龟与陆龟保护团体(TTPG)年会 中,传出了令人惊异的陆龟新讯息。


真正的重点来了!根据 Tomas Diagne 表示,直到他要参加"水龟与陆龟保护团体(TTPG)"年会的前两个星期,他才真正的第一次见到刚孵化的野生苏卡达象龟幼体!


在此之前他这么多年来从来就没见过刚孵化的野生苏卡达象龟幼体。而 Tomas Diagne 所见到的这四只苏卡达象龟幼体,整天不是躲起来就是从一个遮蔽物移动至另一个遮蔽物,并没有看到它们吃东西。


一直到雨季来临时,当大地恢复了青绿并开始生长之时,这四只苏卡达象龟幼体被人发现全都待在沼泽湿地里!没错!我们没看错!就是沼泽湿地!


野生苏卡达象龟的幼龟待在沼泽内生活的观察,实在太令我感到惊奇了!不过当我恢复冷静神智后,发现野生苏卡达象龟幼体在沼泽内生活的模式,事实上解答了很多我心中长久以来的疑点,也再度证明人类对于陆龟的习性,还有太多有待积极努力研究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引发了我一发不可收拾的思绪。


当然了,这只不过是四只苏卡达象龟的幼龟,或许尚无法代表所有的苏卡达象龟幼体,但却是人类史上第一次记录到野生仔龟的习性。



德国和美国知名的苏卡达象龟和豹龟专书或专刊,也没提到野生苏卡达仔龟的生活习性。


我首先查阅了德国和美国知名的苏卡达和豹龟相关文献,这是由 Holger Vetter 和 E.J. Pirog 所编著的豹龟与苏卡达象龟专书,看看是否纪录了野生苏卡达象龟幼体的习性。在仔细翻阅了以后,发现书中对于苏卡达象龟幼体的习性,主要是来自人工环境养殖下的观察,并没有真正的野生仔龟习性纪录。或许苏卡达象龟实在太容易饲养和繁殖了,因此并未特别在意野生陆龟习性的描述。


另外德国知名爬虫杂志 Marginata 在 2007 年底的苏卡达象龟专刊中,主编 Hans-Dieter Philippen 在序文中也很明白的指出,虽然苏卡达象龟广为人知,然而有关其生活方式的研究却非常的少。无论如何,人工环境下的养殖成果,绝对不等于野生个体的实际习性!这也是长久以来被很多陆龟饲主所忽略的。


令人遗憾的是,正因为苏卡达象龟在人为环境下的养殖已经有所成就了,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许多人的态度并接受新知,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先来看看苏卡达象龟的产卵数量和习性吧,这也是让我那闷很久的议题。盖因地球生物的繁殖基本上有个特点:当后代不易长大至成体时,往往要靠繁殖数量来争取延续后代。换句话说,先产下大量的幼体,然后让严苛环境或残酷天敌淘汰掉一大部分,剩下的极少数才能脱颖而出并传宗接代。而对于生活在艰困环境的物种而言,能保握食物丰富季节尽全力抢食长大,也才得以提高存活的机会,否则当漫长的旱季来临时,很有可能必须忍受挨饿或极不愿意吃的食物,这段时间要如何是好?由这两个特点来推测,苏卡达象龟相较于其他陆龟,在野外环境下幼体时期之损失应是很大的。


德国的 Holger Vetter 就在著述中指出,野生苏卡达象龟要在一岁大的尺寸以后,掠食的天敌才会相当程度的减少。话又说回来,即便苏卡达象龟长大成一头巨兽时,还是可能被狮子给吃掉.....



要在人工环境养出平整无隆背的苏卡达象龟( Centrochelys sulcata ),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或许“水分"真的是关键所在。


或许从极干燥贫瘠的环境来看苏卡达象龟,我们会觉得苏卡达象龟的繁殖数量和贪食习性是很合理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例如沙漠陆龟(Gopherus agasizzii)和斑点珍龟(Homopus signatus signatus)的生存环境,也都是生活在非常乾燥贫瘠的恶劣环境,其繁殖和生存的策略却显然很不一样,至少不会把资源(体力和能量)用在生下一大堆卵上。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沙漠陆龟和斑点珍龟的分布范围,比苏卡达象龟可说小太多了,有谁能够断定苏卡达象龟的横跨非洲多国的分布区域内,都必然是同样一成不变的干燥贫瘠环境?


倘若苏卡达象龟的幼龟是生活在沼泽地内,那可就是完全另一个竞争世界和生存法则了。


沼泽湿地虽然水草丰富能够提供无缺的饮食,随之而来的猎食天敌数量更是可观。尤其在旱季生活艰困的地区,所有的动物都想好好的利用雨季所带来的丰沛资源,沼泽湿地成了各种动物的汇集之处,此时也待在湿地裡的苏卡达幼龟,要面对的险境是不难想像的。


而苏卡达象龟贪吃的习性,与其说是反映出对长年乾旱贫瘠环境的适应,更有可能是食物量因季节性大幅度变化的表现。


其次是关于苏卡达象龟"隆背”和“结石”这两个重大议题,长久以来困扰着许多陆龟饲主们。有关陆龟之隆背或结石的发生,目前的明确证据都指向了“水分缺乏”,例如幼龟时期的高湿度环境能预防隆背,例如尿路结石和长期脱水有关,这样的说法至少在德国和美国陆龟界的接受度很高的。


而持反对论点者总是提出,苏卡达象龟是生活在极干燥的贫瘠环境中,在这么缺水的环境中也没发生隆背或结石,因此水分相关的说法是难以置信的。然而如今我们才惊讶的发现,苏卡达象龟幼体竟然是生活在沼泽湿地里,也就是说并非毕生都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下,沼泽湿地环境能提供幼龟极充足的水分是毫无争议的。长久以来为何野生苏卡达象龟不会发生隆背和结石的疑惑,如今我们可说恍然大悟了!



只因野生苏卡达象龟的成龟在乾燥、酷热且贫瘠的环境里游荡或被人发现,我们就可以因此断定幼体也必然生活在同样的环境吗?


其实我们在陆龟隆背之探讨一文中,提到了奥地利学者 Wiesner 等人在 2002 年针对苏卡达象龟所做的研究,此研究同时探讨了环境湿度和食材蛋白质对苏卡达象龟隆背的影响程度。我们一再强调,这篇研究之所以引起高度重视并且极具说服力,乃是因为实验採用了可信度较高的前瞻性研究。


该研究虽然只进行了五个月,但已经发现了导致苏卡达象龟隆背的最重要因素,并非食材蛋白质太高而是环境湿度太低!况且这篇研究发表至今已经几乎十年了,始终还没出现任何一篇足以动摇其成果的后续客观研究!我们在此特别要提醒的是,奥地利学者所用的高蛋白质食物,是干重含 30% 的粗蛋白含量。如果按照许多陆龟养殖老手或专家的观点,这简直是无法原谅的高蛋白比例。不过显然在五个月的高蛋白喂食期间,苏卡达幼龟并未发生所谓的隆背!


如今由塞内加尔的观察发现,野生的苏卡达幼龟甚至是直接就生活在沼泽湿地里,这进一步补强了奥地利学者在 2002 年的研究成果的说服力。至少对于支持湿度或水分才是隆背重要关键的陆龟爱好者而言,这无疑又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如今回头再看看苏卡达象龟在野外和人工环境的成长比较一文,我们就不会再对苏卡达幼龟吃鱼一事感到意外了。以苏卡达象龟如此贪吃的习性来看,幼龟在沼泽地里会很安分的只吃水草吗?再说苏卡达象龟的成龟都会躲在自己所挖的洞穴里吃肉了,何况是幼龟因成长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对此我们在阿尔及利亚东北部希腊陆龟的食物选择和地中海绿蠵龟在成长过程的食物改变两篇文章中,都已经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探讨。


我们也可以换个更简单的概念来想想:大家都知道牛、羊、马、兔的成体都是草食性动物,但这些动物的新生幼体,却是需要靠富含蛋白质的奶水来成长,没有几个人会傻到给这些动物的新生命直接吃高纤牧草。



很多陆龟饲主主观的认为苏卡达象龟需要极乾燥的环境,殊不知那是针对成龟的研究而来的,不可任意套用至仔龟身上。


如果从撒哈拉短暂雨季所形成地的沼泽地来看,野生苏卡达象龟幼体至多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能待在沼泽地内,其他的八、九个月时间,就必须和成龟一样忍受干燥酷热且贫瘠的环境。


然而我们都知道苏卡达象龟成体具有开挖深洞的本领,让自己在这段乾旱期间内可躲在地底湿度较高的洞穴里。可是幼体的挖洞能力呢?其四肢是否也有足够的力道开挖出深邃洞穴来保护自己免于干燥酷热之苦?在这个干旱季节里又有不少苏卡达象龟幼体因熬不过而夭折了?


我们不禁要问的是,如果苏卡达象龟如许多陆龟饲主所言,是个干燥型的陆龟,很忌讳水分过多的环境,那为何苏卡达象龟要费力开挖深邃洞穴待在高湿度的地方?


当我们从撒哈拉沙漠的气候变迁史来看,那么又更有趣了。萨哈拉在成为世界最大沙漠之前,历经了多次的重大气候变迁。在距今四万至二万年前,撒哈拉地区的草木繁茂、河川湖泊遍佈且洪水经常泛滥。只不过在距今二万至一万年前,撒哈拉的气候日渐乾燥且沙漠扩大。然而此后一直到了西元前 3500 年,撒哈拉的气候又趋向湿润,变成了高温潮湿的气候,在这段时期里,撒哈拉的雨量非常丰富、植物茂盛且水域面积达到最大。从西元前 3500 年到今日,撒哈拉又变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沙漠模样。 


如果从撒哈拉气候简单的历史数字来看,苏卡达象龟的祖先生活在潮湿多水的年头,其实还多了过干燥气候环境呢。而接触时间还相当短暂人类饲主们,有什么充分的理由宣称或认定,苏卡达象龟必然是种干燥型的陆龟?



如果苏卡达象龟有如许多陆龟饲主所言,必然是一种干燥型的陆龟,那为何还要费力开挖深邃洞穴来保持水分或获取湿气?


综观塞内加尔苏卡达象龟令人的惊奇发现,我们还是要很小心的解读其观察。毕竟仅仅只有四只幼龟的习性,很难代表整个苏卡达象龟大家族的固定行为模式。但这至少是跨出了第一步,因为先前从未有过野生苏卡达象龟幼体的习性纪录,再说为何这四只幼龟同时都待在沼泽地内?


是生存本能的反应?

还是意外跌落水中?

还是凑巧被人发现?

此外幼体待在沼泽湿地内的时间又有多久?


无论如何,这个发现告诉我们陆龟饲主一件事:从成龟身上的研究发现,未必能套用至幼龟身上。也就是说虽然苏卡达象龟成体生活在干燥贫瘠的地区,并不等于幼体也必然在同样的艰困环境裡长大。我们很期待有更多的野生幼龟习性能被人发现,毕竟大部分陆龟爱好者所饲养的,乃是以幼体为主,而很多研究和观察却是以成龟为主。至少以苏卡达象龟野生幼体习性的最新发现来看,我们似乎有必要重新检讨仔龟的饲养方式了。



和苏卡达象龟一样很容易发生隆背和结石的印度星龟(Geochelone elegans),是否也同样遭遇到被人类误解的命运?


由苏卡达象龟幼体的习性发现,令我感到很好奇的是,苏卡达象龟的母龟在产卵时,是否会挑选或回到在雨季时将出现沼泽湿地的附近,以利于下一代出生后就能就近获得丰沛的水草资源?或者母龟仅是随便挖洞产卵,反正一次都生了那么多,总有一两只幼体熬得过乾旱严峻的环境活了下来?  


最后,我不由得联想到了和苏卡达象龟一样容易发生隆背和结石的印度星龟(Geochelone elegans),是否有关于野生幼体习性的研究或记录?在搜寻过手上现有的文献后,果然并没发现相关的资料......看来,人类虽然在陆龟的养殖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对于野生陆龟习性的真正理解,还存在着很大的进步空间。

 



扫一扫关注我们,
更多咨询早知道!



更多陆龟趣闻早知道!

更多同城爬友网☞最全龟鳖交流、交易信息、游戏……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