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特种水产 >湖州老农智能技术养殖黄颡鱼,增产创收,亩利润近2万元 达人秀

湖州老农智能技术养殖黄颡鱼,增产创收,亩利润近2万元 达人秀

2020-10-25 01:23:05


钱炳华(右)风趣幽默,喜欢新技术新理念。


五十多岁的钱炳华是湖州黄颡鱼养殖户,如今已经养鱼20多年,拥有六十亩鱼塘。相比很多传统老养户,年过半百的他却爱玩微信,爱上网,还经常网购一些养鱼工具产品。在周围养殖户眼中有点“不务正业”的他,近几年每年出鱼却都名列前茅,2016年黄颡鱼行情较好,其7亩黄颡鱼利润达到近2万元/亩。


“哈!哈!看来这个月一个G的流量又快不够用了!” 喜欢用智能手机了解养殖信息的钱炳华风趣幽默,他养殖观念先进,喜欢用新技术新理念,由于前两年他又在老家菱湖承包了2个鱼塘,与老鱼塘离的比较远,他计划今年在鱼塘装上监控设备。通过智能手机和电脑可以随时了解鱼塘情况,晚上再也不需要大老远开车几公里去巡塘。




事实上,七八年前钱炳华承包了现在湖州钟管的四五十亩鱼塘养殖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却遇到了非常重大的难题就是换水难,养殖全程所有鱼塘几乎不能引用外河水,加水全靠雨水。习惯了消毒、换水这样传统养殖思想的钱炳华很困惑,随着水质恶化严重,黄颡鱼发病极高,当时养殖利润不理想。他意识到按照传统方法难以赚钱,于是开始思考新的模式养殖才是出路。


为了解决换水难导致水质恶化的难题,钱炳华经常与一些有经验的养殖户及技术员交流学习,如何调水。明白防重于治的理念后,他的养殖理念开始转变,从原本只用消毒、杀虫剂的理念开始转换以生物制剂进行调节水质,经常检测水质提早预防水质恶化,周期性解毒、肥水、改底,以及周期性活菌制剂的活用使得鱼塘水质有了明显的好转。虽然每年调水产品使用量将近千元每亩,但其养殖产量却在不断提高,养殖问题不断减少。


初尝甜头的钱炳华又开始了鱼塘硬件设备的改善,养殖技术与时俱进,由此增长养殖密度,近几年他的放苗量达到2万/亩左右,亩产超过3000斤,提高产量后增氧成为了关键。为了提高鱼塘溶氧,钱炳华三四年前就开始加装了底部增氧设备和涌浪机,底部增氧几乎全天开启,增氧效率高,有利于底质改善。涌浪机晴天涌浪有利上下水层水体交换,节电又高效。“传统叶轮增氧机增氧效果快速,为塘口最主要的增氧设备。”钱炳华表示,底增氧+叶轮增氧机+涌浪机的立体式增氧使塘口各水层都得到有效的增氧及水体循环。




同时,他购买了便携式溶氧仪随时检测了解各塘口溶解氧情况,为了防止鱼塘晚上浮头,还对部分鱼塘加增了氧控制器,低于设置值后可以自动开启增氧机。立体式的溶氧管理使得这几年钱炳华养殖管理更加轻松。


投喂方面,他根据天气和水质进行投喂,阴雨天水质不好时控制投喂,在投喂区域多放了几个底增氧纳米盘提高投喂区域的溶氧,改善吃食环境。饲料方面其选择宁波天邦的全熟化黄颡鱼料,相比普通膨化料水质稳定性更好,“全熟化黄颡鱼消化吸收好,不仅饵料系数低还减少饲料的浪费,有利于水质的稳定。”钱炳华为了预防病害,另外还配备了拌料机用于日常拌料发病高峰期提前进行内服保健,提高拌料效率。


因此,良好的养殖技术和先进的养殖设备,钱炳华去年放苗2.2万/亩,今年4月22日出鱼总量达到25200斤,平均亩产达到了3600斤,炮头0.4斤,饵料系数只有1.52,在这么高的产量和大炮头,亩利润更是近达2万元。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如转载,请按以下格式。

篇尾注明:

1.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2.作者: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苏若晶,天邦通讯员刘培、王林明;

3.农财宝典水产版微信号:ncbd0000。

如未按上述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



渔行家-水产养殖技术咨询平台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