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水产资讯 >揭秘!他们每天在增江河上捞“石滩鲍鱼”,不愁销路......

揭秘!他们每天在增江河上捞“石滩鲍鱼”,不愁销路......

2021-01-19 04:43:35


有喜欢吃蚬的小伙伴吗?


(小编第一个举手)

作为一个增城高配版吃货

不仅要发掘更多美食的好去处

还要知道美食的来源

每一道食材,都有它的故事

这不,快跟上小编的步伐



今天,小编带你走进沙蚬的“世界”


增城有个吃蚬好去处


  石滩镇岳埔村沙蚬远近闻名

一桌沙蚬宴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而吸引了四方食客


优良的环境


岳埔村


  岳埔村沙蚬的鲜甜美味,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优势。岳埔村东临增江,西临西福河,南临东江。增江河和西福河于岳埔村境内汇入东江,导致该村四周河网水流速度慢,沙质幼细,为沙蚬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有一种人叫捞蚬人


这些新鲜沙蚬的得来

少不了捞蚬人的一番功夫和努力




有一种民谣


  “鳄潭三埔乌云洲,云枕罗浮甚担忧。大小官员无话份,摸螺挖蚬度春秋。”



这首岳埔村流行的这首民谣

正是过去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有故事的捞蚬人

  如今的增江河上,每天仍有20艘捞沙蚬的小船来回穿梭,船主均为岳埔村的蚬农,他们常年飘荡在河上,以捞蚬为生。


捞蚬夫妻档每天收入一两百元


  捞蚬也叫淘蚬,取“沙里淘金”之意。目前,岳埔村尚有20艘捞蚬的小船,而在蚬农最多的上世纪90年代,曾有80多艘小船,从事捞蚬的大多是夫妻档,老何及其老伴就是其中之一。



  老何是土生土长的岳埔村人,今年50岁的他,已经干捞蚬这一行30多年。10多岁时,他便跟随父母一起出江捞蚬,如今他与老伴仍以捞蚬为生。


捞蚬人捞蚬归来



  捞蚬是辛苦活,每天5时左右就要出发,一边赶路一边吃早餐,中午饭也会隔夜做好的,在船上或岸边解决。10时许,捞蚬人才会陆续靠岸,完成一天的工作时,往往已经到了下午两三点。


老何说,捞蚬没什么技术可言

完全是体力活


捞蚬过程


  捞蚬人将蚬耙抛入河底,用力拖动,一斗200多斤夹着沙蚬的沙石泥浆就进入漏斗中,提上来后在河水中来回冲刷,洗去沙泥后才将沙蚬放入小船中。


捞上来的沙蚬要在河里来回冲刷,洗去沙石



  捞上来的沙蚬,靠岸时再一篮篮淘洗干净,剔去空壳和小石子,将大小沙蚬分开。


上好的蚬肉



岳埔村沙蚬是石滩镇许多饭店餐桌上的“头牌”


纯蚬汤

蚬汤香芋煲粥

蚬汤浸芥菜

蒸蚬肉

蚬肉干焖花生等



销售情况


  正因如此,岳埔村沙蚬是不愁销路的,每天都会有增城、东莞等地的商家前来收购,大的沙蚬直接卖,可卖到2.5元/斤,小的沙蚬则用大锅煮开,然后用纱网筛选出蚬肉,漂洗干净后可卖到12元/斤。


  一艘船每天可捞蚬一两百斤,100斤夹着沙石的沙蚬可筛选出40多斤大沙蚬和煮出4斤多的蚬肉。


这样一天下来,老何和老伴的收入有一两百元

但沙蚬价格有时候也会受到外地蚬肉的冲击

最低时曾卖到7元/斤。




河床变深致捞蚬量远不及从前


沙蚬的生长对水质要求较高!!


  优质的淡水环境更适宜沙蚬生长,如果水质受到影响,沙蚬产量自然会随之减少。每年3月后是沙蚬的生殖成长季节,此时的蚬肉肥而嫩,只要水环境好,沙蚬就可以大量繁殖。



然而,老何却告诉记者,

如今捞蚬人的生活越来越不好过

沙蚬越来越难捞

现在捕捞一天所收获的沙蚬远远不及从前

原因有两点


  1.近几年水质变差,导致一些沙蚬死亡,捞上来的很多是空壳;


  2.河水变深了,以前河水只有三四米,浅的不到一米,如今水深浅则三四米,深则10多米,捞蚬费的力气翻倍。



天气也会对捞蚬人出江捕捞造成影响!



  下大雨和刮台风时是无法出江的,而在晴好天气,就算头顶是火辣辣的太阳,也必须出江。“我们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一旁的小陈说。小陈30岁出头,是少有的年轻捞蚬人,因为没有别的手艺,他和爱人都从事捞蚬这一行。


  尽管不愁销量,但捞蚬这样的活,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干了。“捞蚬太辛苦了,现在的年轻人出路多了,有了更多的谋生手段可选择。”老何说



因为常年泡在水里,他们大多患有风湿病

年轻人就更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了



:增城日报 文、图/记者曾文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黄家荣  编辑:黄艳枫

编审:曹剑萍

增城日报全媒体出品

合作、报料联系小编微信号 :zcrb-qmt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