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鱼会中毒吗?
会
其中首当其冲的肯定是
河豚
![]()
可你们听过吃
淡水石斑鱼
也中毒的事吗?
前两天
丽水庆元县的
吴女士①家④口便""中招""了。
当天,阿姨来竹山村做客,TA~特意在路边摊买了3条新鲜石斑鱼,结果鲜美的鱼汤刚喝完,就全部进了医院。
就是吃了这种石斑鱼中毒的↓ ↓ ↓![]()
庆元县人民医院急诊室李林旺主治医师,详细询问吴女士和TA~家人的情况,并做了相关检查。
吴女士回忆,自己熬鱼汤时没有去除鱼卵,大约①个小时后,几个人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综合检查结果,李林旺诊断可能是鱼卵有毒。
就在2012年5月,庆元人叶先生①家③口也吃了①锅石斑鱼,TA.70多岁的父亲吃了不少鱼卵,几个小时后全身冒虚汗·脸色发紫。恰巧接诊的也是李林旺,且叶先生及其儿子也有与吴女士等人相似的症状。
事发后,。
在排除毒鱼的可能后,调查人员还是认同了医生的判断,系石斑鱼的鱼卵可能含有①种无色无味的神经毒素——""雪卡毒素""。这①毒素,不会对鱼本身造成影响,但不仅人不能食用,鱼卵及其内脏还要尽可能深埋处理,因为家禽或牲畜食用后也同样会引起中毒。
吓人!雪卡毒素毒性比河豚毒素强100倍
![]()
据媒体报道,雪卡毒素多存在于海藻,小鱼吃下含有雪卡毒素的海藻,大鱼再吃下小鱼,毒素随之积聚在大鱼体内。
鱼类食用剧毒藻类而在体内积累而成,是赤潮生物毒素之一。毒性比河豚毒素强100倍,每公斤体重食用0.5毫克的雪卡毒素,就可能导致死亡。
![]()
中毒症状①般在食后2小时~10小时出现,病程2周~3周,开始发病时主要为消化道症状,易与急性胃肠炎混淆,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④肢麻木·膝关节酸痛·小腿肌肉刺痛·瘙痒感。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舒妙安副教授说,淡水石斑鱼其实只是民间①种叫法,和深海石斑鱼的品类是完全不同。就像渔民们将虾围养起来就取名""基围虾"",但实际这是日本对虾的专用名。
""养殖淡水石斑鱼对水质条件要求很严格,所以①般都在山间的小溪流中养殖,本身并不含有毒性。""舒妙安说,按理说,小溪中不应该有雪卡毒素。
在TA.看来,食用淡水石斑鱼中毒,更多需要考虑上游污染等因素。
2010年,广州①名8岁的孩子,就因为吃了深海石斑鱼的丰富鱼卵,最终差点全身瘫痪。
浙江省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也说,只要是深海鱼,都可能存在雪卡毒素,有中毒先例的包括了跳跳鱼·珊瑚鱼·老虎斑·东星斑·西星斑·杉斑·苏眉等石斑鱼和海豚等。通俗地说,海鱼越大,其所含的毒素可能越多,食用起来更危险。
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年发生的""雪卡毒素""中毒人数达5万多人
省疾控中心的专家建议,无论是吃海产还是养殖的石斑鱼,都要记住③个技巧:
尽量选吃小石斑鱼·不宜食用鱼头·要将鱼血和内脏清除干净。
要是想更放心,加工时就把鱼头去掉,下厨前将鱼肉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如果吃石斑鱼后胃肠道出现不适,①定要用匙柄·筷子或手指等搅触咽喉位置催吐,并迅速赶往医院急救。
吃鱼多营养,可这些禁忌千万不能犯!
空腹吃鱼——导致“痛风”
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