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水产资讯 >科普|这几种淡水名鱼 99%的人都没有全吃过

科普|这几种淡水名鱼 99%的人都没有全吃过

2022-06-24 20:54:53

鱼肉有着丰富的蛋白质,味道鲜美,深受大家喜爱,但是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松江鲈、黄河鲤、兴凯湖鲌和松花江鳜,大部分人都没全吃过。它们分别有怎样的生长习性,营养价值又如何?我们一起来看~


松江鲈鱼

松江鲈鱼,俗称四鳃鲈。该鱼头部宽扁,有棱无棘。鱼口大,上颌长。鳃膜上有两道橙色斜纹,酷似2片鳃叶,故有“四鳃鲈”之称。鱼体背侧褐色,腹部呈灰白色。


松江鲈为近岸浅海洄游性鱼类,生活在咸淡水中。一般在与海相通的淡水河川区域生长育肥,性成熟后降河入海产卵,幼鱼回到淡水河川中生活,在淡水中摄食生长。它们白天潜伏于水底,夜间活动。在天然水域中,松江鲈鱼从仔鱼到成鱼只需要1年时间。

松江鲈鱼属凶猛性食肉鱼类,其食物主要有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水生昆虫、虾类和鱼类等。松江鲈鱼尽管貌不惊人甚至有点丑陋,但它的肉质洁白似雪,肥嫩鲜美,少刺无腥,食之回味不尽,而且营养价值极高,为名贵食用鱼类。《本草纲目》中记载道:“松江鲈鱼,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益肝肾,治水气,安胎补中,多食宜人。”其实,该鱼在渤海、黄海和东海沿岸河口均有分布,但是以松江府的最为有名,曾被誉为“江南第一名鱼”。现在,该鱼人工繁养已经成功。


兴凯湖鲌

兴凯湖鲌,俗称大白鱼、翘嘴白鱼、翘嘴鲌。该鱼体长侧扁,头背平直,头后背部隆起。背鳍有强大而光滑的硬刺;尾鳍分叉,下叶稍长。体背略呈青灰色,两侧银白,鳍色灰黑。


大白鱼平时多生活在大水体的中上层,游泳迅速,善于跳跃。它以小鱼为食,是一种凶猛性鱼类。亲鱼于6~8月在水流缓慢的河湾或湖泊浅水区集群进行繁殖活动,产卵后大多进入湖泊摄食或在江湾缓流区肥育。幼鱼则栖息于湖泊近岸水域和江河水流较缓的沿岸、支流、河道与港湾里。

兴凯湖鲌肉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是上等的经济鱼类。其营养价值高,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6克,脂肪4.6克,热量116千卡,钙37毫克,磷166毫克,铁1.1毫克,核黄素0.07毫克,烟酸1.3毫克。尤其是春夏季捕获的白鱼,全鱼都可入药,味甘性温,有开胃健脾、利水消肿的功效,还能够治疗消瘦浮肿、产后抽筋等症状。


黄河鲤鱼

鲤鱼体形侧扁而高,体色鲜艳,鳞片较大,闪光发亮,是我国淡水鱼中的佼佼者,而其中又以黄河鲤鱼为最佳。自古就有“黄河之鲤,肥美甲天下”,黄河鲤鱼体态丰满,肉质肥厚,肉味纯正,营养丰富。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水中富含水生生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盐类。尤其是河南段气候温和,年日照时间和鱼类生长期长,黄河滩生长着大量的野生杂草可作为鱼类饲料,为黄河鲤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优越条件。

黄河鲤金鳞赤尾,体形梭长,肉质细嫩而鲜美。与其它几种鲤鱼相比,其肌肉中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17.6%)和较低的脂肪含量(5.0%),含有人体全部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还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铜、锌及大量钙、镁、磷等。据《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书记述,黄河鲤鱼是入药的上佳补品,具有养肝补肾、开胃健脾、利水消肿、去寒、下乳等功效。


松花江鳜

鳜鱼体形侧扁,背部隆起。口大而略倾斜,下颌突出。体色棕黄,腹部灰白。体侧及各鳍的软鳍部分,皆有大形黑色斑点。鳜鱼为我国特产,其食物主要为鱼虾类等。


松花江鳜鱼,又称为“鳌花”。鳜鱼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而松花江的水质清澈甘冽,水温冷凉,所以出产的鳜鱼肉质细白,格外鲜嫩。东北地区冬季漫长,鱼类生长缓慢,但松花江的鳌花大的可以长到十斤,在南方极为少见。

松花江鳜鱼肉质紧密,油脂丰富。其鳞小刺少,肉色橙红,口感爽滑,除了烹饪还可以生食,是制作刺身的好食材。用它做成的鱼肝油也是重要的保健食品。鳜鱼在南方多清蒸,取其鲜嫩,最有名的是苏帮菜的松鼠鳜鱼,而黑龙江人把清蒸鳌花作为首选,将松子与鳜鱼结合创造出的“松籽鳌花”,山珍加上河鲜,是一道风味独特的菜肴。


来源:农民日报



安徽农业科学

学术科普三农聚焦学习|生活

一个接地气的学术期刊公众号

论文投稿:ahnykx@aaas.org.cn

✎采编:姜姜  ✎排版:小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