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特种水产 >黄颡鱼苗种培育新技术

黄颡鱼苗种培育新技术

2020-11-09 05:48:00


因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江西本地市场对黄颡鱼需求量非常大,且养殖效益可观,但在江西本地黄颡鱼苗种供应少,苗种培育成活率低,阻碍了江西黄颡鱼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为推动黄颡鱼养殖规模扩大化发展,解决本省黄颡鱼苗种供应需求,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进行黄颡鱼苗种培育新技术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培育关键技术内容总结如下。


一、鱼池选择

鱼苗培育池的要求。选择池塘要有充足水源、水质清新、交通便利,符合渔业用水标准,进排水方便;池形最好是东西向、长方形,长宽比5∶3;面积24亩,水深0.81.3米,便于以后培育过程中控制水质和日常管理;池埂要坚固、同时要求池底平坦,并向出水口一方倾斜。

二、整池清池

如果鱼池是多年使用的老池,必须清出过多淤泥,一般保持淤泥10厘米或硬底,同时把池底整平,并向出水口一方倾斜;填好池埂的漏空和裂缝,并清除池底和池埂的杂草。应把过多的底泥清到池埂上,为种青饲料或蔬菜提供肥料,排干水应曝晒几天后,再用药物清池,只有认真整池后,才能有效发挥药物清池的效果,否则池子淤泥过多,会造成病菌和孢子大量潜伏,再好的清池药物也没有好的效果,清池的药物一般使用生石灰,亩用100千克生石灰(块灰)化浆全池泼洒。

三、注水和生物饵料培育

清池后的第二天就向池子注水,注水深度一般40~50厘米,进入池子的水用60目的尼龙布过滤,防止野杂鱼或其他生物进入池中。注水后的第二天投施经发酵消毒好的有机肥(畜禽粪肥),投施量为300450/2,水质较肥的塘口可减至150~300/2,新开池塘可增至450600/2;或使用生物肥,如肥水宝、芽孢杆菌、EM菌等进行肥水。23天后再追施EM菌、单胞藻类激活素等,增强肥水、净水效果,7天后可见池中有大量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繁殖起来,为刚入池的黄颡鱼苗提供天然开口饵料。

四、暂养鱼苗

由于尼龙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鱼苗,鱼体内往往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鱼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很高,可使鱼苗处于麻醉甚至昏迷状态(肉眼观察,可见袋内鱼苗大多沉底打团)。如将这种鱼苗直接下池,成活率极低。因此运来的鱼苗都要先放小型水泥池或鱼苗网箱里暂养。一般经过0.51分钟鱼苗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就能排出,鱼苗就能集群在水泥池中逆水游泳。

鱼苗经暂养后,需泼洒鸡蛋黄水。待鱼苗饱食后,肉眼可以看到鱼苗体内有蛋黄色方可下池。蛋要煮老点,取出蛋黄再用两层纱布包裹后在盆子里漂洗出蛋黄水,然后淋到装有鱼苗的箱或盆内。一般一个蛋黄可以喂10万尾的鱼苗。鱼苗下池时面临着适应新的环境和尽快得到适口饵料两大问题。下池前投喂蛋黄,使鱼苗饱食后放养,实际是保证鱼苗第一次吃食,其目的是为了加强鱼苗下池后觅食能力和提高鱼苗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五、鱼苗下池

苗种培育池塘面积一般2~4亩为宜,放养密度一般10万~20万尾/亩,下塘前要试水,观察一昼夜,若鱼活动正常,即可放苗;其次调温下塘,池塘水温与运苗氧气袋的水温差不能超过±2℃;再次需要开食下塘,在暂养池或者在池塘网箱喂食,每万尾鱼苗投喂2个熟蛋黄,用纱布包裹、捏碎、滤出蛋黄汁加水稀释均匀投喂,20分钟后即可拆除网箱让鱼苗自行游入池中;最后应选择晴天下塘,避开阴雨或气候突变天,选择在连续晴天的中午下塘,这样鱼苗适应环境最快,成活率也最高,鱼苗下池地点一般选在池子的上风处。

六、饲养管理

精养细喂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之一,主要采用生物饵料、豆浆、黄颡鱼鱼苗专用配合粉末饲料三者有机结合进行投喂。另外根据鱼苗在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的要求不同,将鱼苗生长分为4个阶段进行强化培育。

1.轮虫阶段  此阶段时鱼苗下池15天。以天然饵料为主、豆浆为辅,每天需泼豆浆1次,每次每亩黄豆用量1千克。经过5天的培育,鱼苗全长从79毫米长到1011毫米。

2.水蚤阶段  此阶段时鱼苗下池610天。鱼苗生长10天后,鱼苗全长从11.1厘米长到1.41.6厘米。此时期的鱼苗主要以水蚤等大点的浮游动物为食。每天需泼豆浆两次,上午9:0010:00和下午2:003:00,每次每亩黄豆用量2.5千克。根据水质情况,如水质清爽可以追加泼洒EM250/亩或者生物肥水宝200/亩,培养大型的浮游动物。

3.精料阶段  此阶段时鱼苗培育了15天后,鱼苗从1.41.6厘米长到2.42.6厘米。随着摄食浮游动物量的减少,此时可用粉末饲料投喂,选择蛋白含量为45%的黄颡鱼鱼苗配合饲料0号专用料,每日2次,一般每次48千克/亩,具体投喂量视水面吃食鱼群而定,沿池塘四周均匀泼洒,摄食10天后,随着鱼苗摄食相对集中,逐渐定点投喂。注意不间断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保肝护胆成分。培育过程中,当水质不宜时应及时注入新水,利用网片罩住出水管口,水平溢出原池水。适时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加入生物制剂调控水质。

4.锻炼阶段  鱼苗经2025天培育,长到3厘米以上时要及时分池,降低密度,提高夏花出塘规格。夏花出塘前需进行23天拉网锻炼,拉网前要停食一天。拉网选在天气正常的上午进行,将鱼苗拉拢集中短暂时间,用手向同一方向拨动池水,形成水流,激发鱼苗顶水,锻炼体质。操作时拉网速度要慢,以免损伤鱼体。

七、分期加水

1.分期加水的方法  鱼苗初下池时,鱼体小,池水深度应保持在5060厘米。以后每隔45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020厘米。培育期间共加水56次,最后加水至最高水位。加水时在进水口用密网布拦阻或抽水机的管子出口用密网拦阻,防止野杂鱼和其他敌害生物进入鱼池。同时防止水流冲起池底淤泥,搅浑池水。

2.分期加水的优点

(1)水温提高快,促进鱼苗生长。鱼苗下池时保持浅水,水温提高快,可加速有机肥料的分解,有利于天然饵料的繁殖和鱼苗的生长。

(2)节约饵料和肥料,水浅、池水体积小,豆浆和其他肥料的投放量相对来说就少。

(3)掌握控制水质的主动权。可根据鱼苗的生长和水质情况适时加入一部分的新水,以提高池水水位和透明度,增加水体的溶氧量,改善水质和增大鱼苗的活动空间,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和鱼苗的生长。

八、加强日常管理

鱼苗池的日常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日常管理要求每天巡池3次,早中晚各1次,做到“三查”和“三勤”,早上查看鱼苗是否浮头,勤捞蛙卵,消灭有害昆虫及其幼虫,勤除杂草;午后查鱼苗活动情况,有无气泡病;傍晚查看池水水质、天气、水温、投饵施肥数量、加水情况和鱼苗的活动情况。此外应经常检查有无鱼病发生并及时防治。

九、鱼病防治

防治的主要措施一是通过调控水体,抑制有害细菌,培育期内每5~7天泼洒1次石灰水,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5千克,可以澄清水质、预防鱼病。二是采用在饲料中拌入多维、多糖、保肝护肠等药物来提高免疫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以下是鱼苗培育阶段易发生的鱼病。

1.车轮虫病  ①全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浓度0.7/3;②用“纤灭”(主要成分为青蒿末)全池泼洒,或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纤灭”粉投喂,每千克体重0.30.4(5%投饵量计,每千克饲料用本品6.08.0),连用57天。

2.小瓜虫病  水温2030℃时,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池水0.20.3克,效果不错。

3.指环虫病  高锰酸钾溶液浸浴,用量1020毫克/升,时间1530分钟。

4.腐皮病  先用聚维酮碘溶液全池泼洒,水深1米每亩用药150毫升,两日后再按0.2/3的浓度全池泼洒二氧化氯,待药效过后施用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腐皮病的危害较大,要以预防为主,平常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新,还要经常使用芽孢杆菌等益生菌。

5.水霉病  此病用亚甲基蓝0.30.5/3,全池泼洒,连用两天。

江西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欧阳剑峰  徐金根  王建民  曹  烈


转载及征稿声明

版权合作,请联系:songqh@ffrc.cn,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诚邀您投稿,爆料,投稿请注明发布平台,如想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请注明“微信公众平台”字样。一经采用,即付稿酬!稿酬由基本稿酬+点击率稿酬组成,欢迎来稿!投稿网址:http://kxyy.fish.cn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