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水产资讯 >早前博山“美味”——煎饼擦鱼锅

早前博山“美味”——煎饼擦鱼锅

2022-03-23 04:40:36

                         

点上方蓝字关注留言

转自  博山发布

 每当在餐桌上看到又添了“煎饼卷大鱼”这道博山特色菜,不管此时肚子里吃得再饱,我总会再“挨”上一点,哪怕仅仅是闻闻那个味儿。这是肚子里“固有的馋虫”在作怪,它勾起了我的儿时的最爱——煎饼擦鱼锅!


 我出生在博山镇五福峪村,是典型的深山区、纯农区。在我的四个姊妹兄弟中,我排行“老小”。生我时母亲已经四十三岁,是父母的“老生儿”。而父亲在向他人说到我时都笑骂我是一个他捡得“秋南瓜”,由此可见父母对我的疼爱。


   我的儿时经历过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记得一直到上完高中,能够在饭桌上“饱餐一顿”炸刀鱼那是很奢望的。每当星期日,从淄博二中回家拿一个星期的“煎饼+咸菜”,或是在庆贺我的生日里,母亲都会特意跑到离村五里地的郭庄门市部买一条刀鱼来,切成三五厘米宽的段儿,用平底的铁锅煎烙。那不多的油星儿在锅里“滋滋的”响,那鱼腥香味儿瞬间就能够闻出小半个庄。再摊上厚厚的一摞煎饼,成为全家人的一顿“美餐”

  至于这锅里的煎鱼段儿如何分配,“权力”都在母亲手里,其他人是不能任意挑选的!记得母亲有一套固定的分配方案:刀鱼中间最宽的那一段先给爷爷,再挑出“第二大”的来先放到锅的一边,然后是哥哥、姐姐的,每人一段,这吃鱼头是父亲的“专利”,而剩下的那细细的、只有三五厘米长的鱼尾巴,母亲才把它夹到自己手中的煎饼里。看着我咂嘴的那副“馋像”,母亲把鱼锅儿连同“第二大”的鱼段端给我,“连这个锅底儿都是你的,端去吃吧!”

  在俺老家那一带,有句民谚:家有万贯,也不煎饼就(卷)着咸鱼吃饭。因为那样,饭吃得格外多,这在温饱不能解决的年代里,是不利于“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的“节约闹革命”精神的。此时,肚子里的“馋虫”早就在蠕动,在鱼段被“消灭掉”以后,我便用煎饼擦起鱼锅来“打扫战场”,一圈、两圈、三圈……“嚓嚓”地响,“净溜溜”地光!


  看到俺用煎饼擦鱼锅的那副模样,爷爷已经笑得合不拢嘴,赶忙把他那舍不得吃的鱼段夹到我的鱼锅里,找的那理由不是“有点咳嗽,不敢吃咸”,就是“肚子有点发涨,不想吃饭”,总之找出的理由一百条,只要能让他的小孙子吃了就行。也是眼馋加年少不懂事的缘故,俺还是真信了,也真都吃了。


  爷爷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在左邻右舍算是一个“喝过墨水的人”。看着俺七八个煎饼下肚吃饱了,便又“借题发挥”给俺讲故事,而今记忆最深的有两个:一个是廉颇死在“五斧峪”的传说,一个是廉颇顿饭斗米十斤肉。还有两个脑筋急转弯也特有意思:一个是什么调料最香?答案是“盐”,理由是咸中出味;一个是吃饭的时候什么鸡最香?答案是“饥困(饥饿)”的“鸡”最香,理由是饥不择食 。


  如今,生活质量提高了,温饱问题早就解决了,为了减肥健身,更是信奉“宁可剩在锅里,不可吃到肚里”,这煎饼擦鱼锅的爱好也就成为了“另类”。今天写出来,意在“减食不厌食”,为的是忆苦思甜,富而思源,不忘初心,不忘那年那月。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