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特种水产 >一路打怪回家!帝王鲑的生命游戏是very hard模式的

一路打怪回家!帝王鲑的生命游戏是very hard模式的

2022-04-05 00:58:55

“海外鱼来亿万浮,逆流方口是鳑[pánɡ]头。至今腹上留红印,曾说孤东入御舟。”这首诗载于民国8年黑龙江报馆出版的书籍《龙城旧闻》,是近代医学专家朱履中根据清朝人西清《黑龙江外记》对大麻哈鱼的记述而成的。诗的大意是:来自海外的大麻哈鱼数量有亿万之多,外形像鳑头鱼(鳙鱼,<戳这里看>),争相溯河而上;至今腹部还留有红印,是因为当年唐王李世民东征时,船渡黑水,溯河洄游的大麻哈鱼数量太多扰了王驾,被将士用棍棒打下船所致。


溯河回游的大麻哈鱼,上图最右是雌鱼,其后腹部有“红印”的是雄鱼。图片来源见水印

后面这个故事当然只是听听就好的传说,不过,诗中对大麻哈鱼争相溯河产卵的记载却十分生动。诗中所提到的大麻哈鱼很可能是分布在我国的细鳞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gorbuscha或大麻哈鱼O. keta。而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则是它们在北美的亲戚——大鳞大麻哈鱼O. tshawytscha


大鳞大麻哈鱼。图片:offthehooktaxidermy.com

鲑中之王,大鳞大麻哈鱼

大鳞大麻哈鱼,隶属于鲑形目(Salmoniforms)鲑科(Salmonidae)大麻哈鱼属Oncorhynchus)。溯河洄游期间的雄性大麻哈鱼形态会发生变化,上下颌会变成钩子的形状。属名Oncorhynchus就是源自希腊语onkos(钩子)和rynchos(鼻子),在台湾又称为钩吻鲑属


溯河洄游期间的雄性大鳞大麻哈鱼。图片:fishbase.org

大鳞大麻哈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区,东至阿拉斯加的育康河(Yukon River),南至中加州的萨克拉门托河,西至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及日本北部。事实上,大麻哈鱼属的其它鱼类也都分布在北太平洋,所以大麻哈鱼们又被称为太平洋鲑


大鳞大麻哈鱼的分布。图片: aquamaps.org

大鳞大麻哈鱼是十多种太平洋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50cm,体重最大则可达到60多千克。作为体型最大的大麻哈鱼,大鳞大麻哈鱼当然逃不过被人类称王封后的命运,又被人们称为"帝王鲑(King salmon)"。


一条被钓上来的巨型大鳞大麻哈鱼。图片:animal.memozee.com

少小离家老大回的一生

大麻哈鱼的故事,就从它们出生开始说起吧。它们的亲鱼在河流的砾石堆中产卵后不久便死去,只留下受精过的大麻哈鱼卵在水温4~16℃下慢慢孵化,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刚孵化的大麻哈鱼会在它们出生的砾石堆中停留一个月或更久的时间,等它们长到足够大,才会离开它们的出生地,向河的下游游去;有些幼鱼会立即降河,另一些则需要在淡水环境中继续停留2~12个月,才会游向大海。


大麻哈鱼的幼鱼。图片:Eiko Jones Photography

当大麻哈鱼游向大海,它们的体色会变成闪亮的银色,形态和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它们开始以海洋中的一些鱼类、甲壳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并踏上漫长的育肥之旅。通常,在海中生活4~5年后,大麻哈鱼性成熟,便要做最后一件事:回家——回到最初出生的那条河流,产下自己的后代。于是,在海中的大麻哈鱼集结起来,如春运的返乡大军一样浩浩荡荡地向出生的河流游去。


集结准备洄游的大麻哈鱼。图片来源见水印

洄游期间它们停止摄食,体色也由原来的银色变成了暗灰色直至红色或紫色。雄鱼的上下颌变成了钩状。逆流而上回到河流上游的出生地,意味着有时要跨越瀑布等障碍物。对此,大麻哈鱼并不担心。它们强有力的尾鳍会猛力击水,凭借超高的游泳速度跃出水面,并越过障碍物。大麻哈鱼跃起的高度甚至可以达到2米之多。


飞跃障碍的大鳞大麻哈鱼。图片来源见水印

这样一路上跨过重重障碍,大麻哈鱼终于要到达此次旅程、生命的终点——它们的出生地。此时的大麻哈鱼颜色已经变得鲜红,这代表它们已经做好了产卵的准备。雄鱼彼此争斗,抢占雌鱼身后的有利位置。雌鱼则在布满砾石的河道中挖出一个浅浅的凹槽,作为安放卵的巢穴。做好这些准备后,雄鱼便紧贴在雌鱼身旁,刺激雌鱼产下卵,雄鱼也在雌鱼产下卵的同时释放出自己的精子,使卵受精。不像它们可以往返于出生地与海洋多次繁殖的远房亲戚大西洋鲑<就是三文鱼,戳这里>大麻哈鱼一生只能繁殖一次,所有抵达产卵地的大麻哈鱼都将在它们诞生地结束它们的一生。


死在河滩上的大鳞大麻哈鱼。图片:stockpix.com

作为一种溯河洄游的鱼类,大麻哈鱼生于河,长于海,待到发育成熟后,又回到自己所出生的溪流,产下卵后便死去。一代一代,周而复始。谚语“往来生死”“大麻哈鱼恋故乡,长在海里死回江”就是大麻哈鱼这一独特生活史的总结。

自然界中的盛宴

大麻哈鱼洄游,是自然界中的一件大事。它们肥美的肉质不仅撩动人类的味蕾,也成为许多动物追寻的美味。每到大麻哈鱼洄游的季节,虎鲸、北海狮、太平洋鼠鲨、白头海雕等捕食者就从四面八方来到大麻哈鱼洄游的路线上,伺机埋伏等候。这些自然界中的顶级猎手各显神通,借着大麻哈鱼洄游之机饱餐一顿。虽然大部分的大麻哈鱼在到达河口之前就被吃掉了,但逃出虎口的大麻哈鱼数量仍十分可观。


一只白头海雕正在警告其它白头海雕远离它抓获的这条大麻哈鱼。图片来源见水印

顺利进入河流的大麻哈鱼并不能松口气,前方,棕熊早已等候多时。结束完冬眠的棕熊急需补充能量,鲑鱼就是眼前最好的能量来源。一些经验丰富的棕熊会在小瀑布旁等待跃起的大麻哈鱼送入口中。在棕熊下次冬眠前,它们会一直捕捞大马哈鱼,或者食用亲鱼的尸体,以储备过冬的能量。


正在捕食大麻哈鱼的棕熊。图片来源见水印

没错,直到大麻哈鱼到达产卵地并最终顺利产卵,这场自然界的盛宴仍未结束。大麻哈鱼卵被小黑头鸥视为盘中餐。亲鱼产卵后死去,产卵地又成了食腐动物们的天堂,棕熊、野狼、鸦、白头海雕等动物会继续用这些大麻哈鱼的尸体填饱肚子。


野狼正在取食大麻哈鱼的尸体。图片:cbc.ca

即使大麻哈鱼尸体腐烂,大陆深处、河流源头的森林还会吸收它们从海洋中带回的养分,而得以茂盛生长。来去于海洋与陆地的一生,大麻哈鱼造福了众多其它的生物。


腐烂大麻哈鱼尸体化作春泥。图片:Northwest Nature Notes

大鳞大麻哈鱼也是“salmon”

大麻哈鱼又叫chinook salmon。这和我们常听到的挪威三文鱼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简单来说,大西洋鲑是最早被人们称为salmon的鱼类。而太平洋鲑(大麻哈鱼),则是后来到达美洲新大陆的欧洲殖民者发现的,它们因为和大西洋鲑拥有相似的外表和同样溯河洄游的习性,所以也被人们也称为某某salmon。<回复“真假三文鱼”,看更详细的解释>


最早的三文鱼:大西洋鲑Salmo salar。图片:fishesofaustralia.net.au

大鳞大麻哈鱼最早被德国医师、博物学家兼分类学家Walbaum发现并描述,当时Walbaum就把大鳞大麻哈鱼和大西洋鲑归到了同一属。后来分类学家根据太平洋鲑洄游期间上下颌变成钩子的特性,将它们又重新归到了新的属——大麻哈鱼属(钩吻鲑属)。


刚孵化的大鳞大麻哈鱼。图片: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

先不争谁是正统的“salmon”,且让我们以口味一较高下。作为太平洋鲑中体型最大、洄游距离最远的一种,大鳞大麻哈鱼拥有十分高的脂肪比例,这让它有着更为细腻的口感,风味甚至远胜于养殖的大西洋鲑。不论是刺身、碳烤、香煎都风味绝佳。其实,关于三文鱼的许多吃法在萨鱼老师写的大西洋鲑中都有提及<戳这里看>,这里再补充一些我国人民对大麻哈鱼的传统食用方法。


碳烤三文鱼。图片:ChicagoNow

在我国分布的太平洋鲑有马苏大麻哈鱼O. masou大麻哈鱼O. keta细鳞大麻哈鱼O. gorbuscha。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北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乃至图们江等水系。因为这些河流的入海口不在我国境内,待我们捕捞时,鱼的品质都已不佳。但这并不影响人们食用它们的热情。大麻哈鱼肉色鲜艳且富含油脂,再加上独特的习性使得它兼具江鱼和海鱼的风味。一条大麻哈鱼甚至就可以做成一桌鱼宴,如清蒸大麻哈鱼、干炸大麻哈鱼块、葱烧大麻哈鱼段等等。


清蒸大麻哈鱼。图片:Pop and Wok

除了大麻哈鱼肉,大麻哈鱼身上经济价值最高点要数大麻哈鱼子。对此,各种志书都有详细的记载或描述。或云其“大如玉蜀黍(也就是玉米)”,或云其“大如梧桐”,或云其“如玛瑙一样鲜红”。大麻哈鱼子营养丰富,制作成鱼子酱更是风味独特。


鱼子寿司,这位非洲人你的体力还够用吗? 图片:sh.xdf.cn

除了鲜食,大麻哈鱼还可以被风干加工成鲊[zhǎ],以增加大麻哈鱼的食用时间。制作方法通常是先用盐腌渍一段时间,然后将其晾在通风有阳光处,想吃的时候切下来用水蒸一下就可以了。 


晾晒大麻哈鱼。图片:wikimedia commons

科学绘画堪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18世纪著名鱼类学家布洛赫的作品正是,喜欢鱼的你,不要错过这213幅手绘图谱:



物种日历

每天一个物种,好吃的

灵魂终会相遇。

微信号:guokrpac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日历娘今日头像

茄科 茴鱼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买书戳这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