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新闻 >【文化】破译“武昌鱼之谜”始末

【文化】破译“武昌鱼之谜”始末

2022-04-06 22:58:09

破译“武昌鱼之谜”始末

讲述人:艾三明



  武昌鱼,因武昌而得名,一首“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让武昌鱼名气大增,家喻户晓。

  上世纪90年代末,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武昌鱼》一书。该书提出了两个观点:其一,无法考证三国典故中的武昌鱼指的是哪一种鱼;其二,易伯鲁教授于1965年第一次把团头鲂(鳊鱼中的一种)命名为武昌鱼。

  这个考证,严格说,并没有解开武昌鱼的谜团,反而把对武昌鱼是团头鲂的认识引入了误区。

  武昌鱼到底是什么鱼?产地在哪里?这个谜团伴随我编写《鄂州市志》的八年间。2000年,我编写《鄂州名胜古迹鉴赏》时,读到南宋武昌县令薛季宣的一首《鄂城篇》,其中“死生建业信徒语,石盆古渡犹多鱼”使我眼前一亮,它指出了武昌鱼的出产地点为石盆古渡。而找到石盆古渡,也许就会找出武昌鱼是什么鱼。

  石盆古渡,《永乐大典》辑本《寿昌乘》记载:“武昌石盆古渡有‘石臼’遗存。而石臼下有深潭无底,就在鄂州西山石门山下,退谷之东。。,上下有大洄、小洄。因鳊鱼有洄水嬉游和群聚深水的特性,洄中和石臼深潭处盛产鳊鱼。此地均属樊口范畴,素有“樊口鳊鱼甲天下”之美誉。梁子湖生长的鳊鱼,经九十余里的长港,游至樊口通江至大洄小洄中处聚集。孙权建都武昌(今鄂州),常在钓台处取鳊鱼大宴群臣,让东吴朝廷上下尽晓鳊鱼美味,以至后来朝廷迁都建业(今南京),又欲还都武昌时,民间便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武昌鱼名由此而来。这一发现,。

  然而,事实的真相尚未成为最后结果。从今天的鱼类分类的角度看,梁子湖鳊鱼存在着“三姐妹”,即三角鲂、团头鲂、长春鳊。它们形态相似,长相雷同。对此,1965年,,进行了为期3年的考察。由于三角鲂和长春鳊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有分布,唯独团头鲂是梁子湖的独有品种,故1967年7月13日易伯鲁在《关于武昌鱼》的文章写道:“如果要正名分,那么武昌鱼就应该归团头鲂所有。”确立了团头鲂的武昌鱼地位。

  至此,武昌鱼是鳊鱼,而且是团头鲂的这一论断,易伯鲁先生作出了准确考证,还原了武昌鱼本来面目。

  2010年,我市启动建设三国吴都文化沿江风光带(二期)工程,经我市文化界人士万其文多年考证,,而此地按吴王祈雨台方案规划设计,且动工在即。

  情急之下,我以市的名义,,报政协提案委紧急立案。

  2000年,我想对武昌鱼多年的梳理、思考和积累编写成一本破译武昌鱼身世之谜的专著。2012年《武昌鱼探源》书稿完成,共5章30万余字,图片百余幅。经反复斟酌又改书名为《武昌鱼之谜》。2013年末,历时十余年的考证、搜集、蕴酿、编写,《武昌鱼之谜》正式出版。至此,武昌鱼之谜才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微信ID:wmb3830572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