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水产资讯 >餐桌上常见的几种鱼类及吃法(二)

餐桌上常见的几种鱼类及吃法(二)

2022-03-24 18:16:56

5.青鱼(鲤形目-鲤科-青鱼属)

学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

俗称:黑鲩,螺蛳青,青混




又是四大家鱼的一员,青鱼比草鱼个头更大,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条足足有1.8米长,坊间还传言有超过200斤的野生大青鱼的存在。


和食草的草鱼不同,青鱼的主要以螺蛳、河蚌、小虾和水生昆虫为主,美国人当年引进这种原产于中国南方水系的淡水鱼,也是为了控制北美河流湖泊中泛滥的蜗牛,但没想到弄巧成拙,送走了蜗牛这个小鬼,迎来了青鱼这个阎王,青鱼生长速度快,即便是野生状态虾,五六年的时间也可以长到一米多长,而且北美水系里又少天敌,连白头海雕这种猛禽,对成年的青鱼也是毫无办法,故而青鱼作为“亚洲鲤鱼”的一员,也在北美水系里大行其道,积压了北美本土大量食肉性鱼类的生存空间。


如果你仔细扒开青鱼的嘴巴,可能会觉得奇怪:这货也没牙啊,怎么吃的螺蛳?其实青鱼的牙不在嘴唇后边,而是在咽部,也就是鱼鳃附近,而且这些牙齿不是尖尖的犬齿,而是和咱们的后槽牙一样的臼齿,专门用来碾碎螺壳、蚌壳,人工投喂活贝给青鱼,每隔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从池塘底捞出厚厚的一层螺壳琐屑。


青鱼和草鱼的区分方法,上边一段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青鱼的价格比草鱼略贵,别吃亏。另外,在东北地区,青鱼指得是鲱鱼,还有鲭鱼(鲐),注意不要搞混了哦。


经典菜谱:红烧青鱼段

  1. 青鱼去鳞,去肚里,切段

  2. 油锅旺火,煎青鱼段

  3. 加葱姜,酱油料酒,糖(提鲜),加一勺开水

  4. 泡椒剁碎加入,小火炖

  5. 汤汁收干,装盘,撒葱花香菜即可




6.鲢鱼(鲤形目-鲤科-鲢属)

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俗称:白鲢,跳鲢,鲢子,银鲤



鲢鱼是四大家鱼里体型非常大的一种,它和草鱼青鱼不同,整个体型呈现明显的纺锤形,个头也更大,一米多的鲢鱼非常多见,而且鲢鱼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眼睛比嘴巴还要低,拉丁名Hypophthalmichthys就是“眼睛在嘴巴下边”的意思。


鲢鱼是一种滤食性的淡水鱼,以各种浮萍和浮游植物、藻类为生,咱们国内许多湖泊、水库里都人工投放了鲢鱼苗改善水质。鲢鱼也是钓鱼爱好者非常喜欢的一种鱼,它很容易咬钩,贪吃到傻的程度,用爆炸钩钓法,一天能钓上百斤……但是钓鲢鱼需要用刺激性味道很大的诱饵,饵料里一般需要掺上韭菜水啊,臭豆腐水啊,大蒜水之类的,所以很多湖是禁止钓鲢鱼的,一是怕诱饵污染水质,二是怕鲢鱼被钓光了,没有鱼来控制水藻。


美国人也是看中了鲢鱼改善水质这个优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引进了许多鲢鱼,现在也泛滥成灾了,泛滥到什么程度呢?请看下图:



这是美国一条河流里的鲢鱼,有船开过的时候,鲢鱼受到惊吓纷纷跳出水面(鲢鱼特别喜欢跳,有的能跳2-3米高)


经典菜谱:豆豉清蒸鱼

  1. 鲢鱼去鳞去肚去骨,鱼肉切片

  2. 鱼片加盐、料酒和胡椒腌10分钟。葱姜切丝,大蒜切片

  3. 大蒜片铺在盘子底,鱼肉放在蒜片上,上边盖葱姜丝,倒一点蒸鱼豉油

  4. 上锅蒸7分钟取出待用

  5. 开锅烧热油,热油浇在鱼片上即可


7.鳙鱼(鲤形目-鲤科-鲢属)

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

俗称:花鲢,黑鲢,胖头鱼,大头鲢




四大家鱼的最后一位,原产于中国东南方,但自唐宋开始广泛养殖,现在基本全国各大水域都有,最北到了吉林查干湖。


和鲢鱼是自家兄弟,长得非常像,外观的区别在于头更大,身上有黑灰色的花斑,故而又得名黑鲢,花鲢。李时珍对区分鲢鱼和鳙鱼颇有心得,《本草纲目》里记载“或以鲢、鳙为一物误矣,首之大小,色之黑白,大不相佯”。


更有趣的是,李时珍对于这两种鱼的吃法,也有了描述——“味亚于鲢,鲢之美在腹,鳙之美在头”,这鳙鱼好吃,全在鱼头,大个的鳙鱼鱼头能占到身体的1/3,而鱼头的脂肪含量,更是占到了整条鱼的4成,其次,在鱼皮鱼脑里,还有大量的胶原蛋白,吃起来格外的肥美。


话说晚清文人黄宗宪因为文字狱而出逃南方,走到湖南的时候,在一户农夫家里吃到了鳙鱼鱼头,甚为喜欢,尔后经过多次改良,最终发展出了我们今天吃的剁椒鱼头。当然,除了这种经典吃法,鳙鱼的烹调在各地又有不同的演化,在吉林前郭尔罗斯的查干湖,每年冬捕都会收获大量鳙鱼,豪爽的东北人更喜欢大锅炖鱼或灶台鱼这种吃法。


经典菜谱:剁椒鱼头

  1. 鳙鱼头洗净,切开但不切断

  2. 葱丝,姜片铺在盘底,鱼头展开,铺在其上,均匀撒盐腌制10分钟

  3. 葱姜蒜红椒切碎,热锅凉油炒香

  4. 鱼头撒料酒生抽醋和蒸鱼豉油,葱姜蒜红椒炒香后覆盖其上

  5. 蒸20分钟即可




8.黄颡鱼(鲇形目-鮠科-疯鲿属)

学名:Peobagrus fulvidraco为代表的疯鲿属多种鱼类的统称

俗称:黄辣丁,黄骨鱼,昂斯鱼,汪丫鱼,汪钉头等




可能是别名最多的鱼了……在全国各地有黄辣丁,黄骨鱼,昂斯鱼,汪丫鱼,汪钉头,咯鱼,响鱼,昂牛,昂刺,昂嗤,弯丝,黄蜡丁,嘎牙子,黄牙头,江颡,郎丝,牛尾子,齐口头,角角鱼等诸多称号。


细看黄颡鱼的这些别名,其实主要来源自它的几个特征。其一,是黄颡鱼身体有明显的黄色斑纹,黄蜡丁、黄牙头、黄骨鱼这几个别名里的“黄”字,显然就针对的它的颜色;其二,黄颡鱼的背鳍和腹鳍上有三根尖尖的硬刺,汪钉头、角角鱼、昂刺里的钉、角、刺字说的就是这个;其三,黄颡鱼在水中游的的时候,会时不时发出“轧轧”的声音,而如果你把它拎起来(很危险,不建议模仿),它又会发出“呲呲”的声音,昂斯鱼、咯鱼、昂嗤以及嘎牙子里的斯、咯、嗤、噶则是在形容它的“叫声”。


这些别名,基本也就把黄颡鱼的几大特征描述全了,它身体发黄,鳍上带刺,还会“叫”,除此之外,黄颡鱼最大的特征就是那密集的胡须了,黄颡鱼共有4对8根胡子,作为一种昼伏夜出的底栖肉食性鱼类,这些触须可以方便它们在漆黑的夜里探知水中的情况。


和其他的鲇形目动物类似的,黄颡鱼几近无鳞,但和其他鲇形目动物不同的是,它没有类似于鲶鱼那样浓重的土腥味,反而肉质细嫩,清香可人,这都让它成为了一种非常适合食用的鱼。知名老饕汪曾祺曾这样描述——“昂嗤鱼不加醋,汤白如牛奶,是所谓奶汤。昂嗤鱼极细嫩,鳃边的两块蒜瓣肉有大拇指大,堪称至味”——这么小的鱼,居然有大拇指大小的鳃边肉,也确实难得至极。最为珍贵的是,黄颡鱼不仅美味,还没有鲤鱼那样恼人的肌间刺,更省去了许多吐刺的烦扰,不过,也正是因为缺少肌间刺,黄颡鱼在烹饪的时候,鱼肉很容易脱落,故而切忌频繁翻动,有古人针对这个特性,开发了逼格极高的“?(yang,读一声)饭”,做法是把黄颡鱼钉在木头锅盖上,锅里放上大米,大火做米饭,待米饭熟了,鱼肉也早就从鱼骨上脱落,掉到饭里……古人的逼格,真是可望而不可及。


经典菜谱:黄颡豆腐汤

  1. 黄颡鱼去掉肚里,剪掉硬刺

  2. 起油锅,爆炒葱姜蒜出香

  3. 黄颡鱼微煎,切忌翻动

  4. 加料酒,老抽,少许盐

  5. 加开水,下豆腐块,再加入葱姜蒜,大火3分钟加小火10分钟

  6. 关火,加胡椒粉,葱丝,出锅即可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