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特种水产 >淡水鱼“海水化”规模养殖大获成功,鱼价翻倍,供不应求

淡水鱼“海水化”规模养殖大获成功,鱼价翻倍,供不应求

2022-04-17 20:24:43


广 · 告


生长在河里的淡水鱼,用海水来养,能活得了?这个看来不着边的想法如今居然成了现实。上周,位于象山县高塘岛的宁波好赛水产发展公司利用新技术,用海水养大的1000多公斤河鲫鱼运往金华市场,掀开了今年大规模上市的序幕。


  图为好赛公司的养殖池。 (余建文摄)


上周五,记者来到高塘岛的好赛公司养殖场。公司负责人宋德定从养殖塘里提起鱼篓,里面是活蹦乱跳的河鲫鱼。与市面上的鲫鱼所不同的是,这些河鲫鱼鳞片呈淡淡的金黄色。据介绍,养殖池的水是海水与淡水混合,盐度为千分之十,是海水盐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当初投放时,就是普通的小河鲫鱼,但在海水里养了四五个月之后,变成‘金鱼’了。”宋德定说。


宋德定养了近20年鱼,“淡水养鱼细菌多,鱼容易生病,当初我就琢磨着引入海水来养”,六七年前,他在庄市街道设立实验室,攻关淡水鱼“海化”养殖,经过三四年的反复调试,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有效办法。2014年,他来到高塘岛龙珠村,用两年多时间,投资近1500万元建起108亩钢架大棚养殖池,采用精确的水质控制技术,实施淡水鱼“海水化”规模养殖,并实现了“零排放”的循环水生态化养殖。在宁波大学水产学院的技术人员协作下,公司研发多种饵料,提高鱼的品质。


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副院长吴雄飞说,淡水鱼“海水养”是个新课题,以前在慈溪地区的鱼虾混养中有过试验,但像好赛公司这样规模化养殖获得成功的,非常罕见。河鲫鱼变成“金鱼”,原因在于海水中有钙,促进鱼的体表颜色变深,且与投喂的饵料有关。“淡水鱼‘海水’养,存活的关键在于水质的控制,其最大的好处是大幅降低了鱼的病害发生率,且没有土腥味,鱼肉更紧实,口感更好。由于减少了用药量,养大的鱼也更安全、健康。”吴雄飞说。


据悉,目前好赛公司用海水养殖的,除了河鲫鱼,还有草鱼、花鲢、鳙鱼、黑鱼等好几种淡水鱼。今年五月,公司出产第一批河鲫鱼因为肉质鲜香可口,大受食客欢迎。宋德定说,现在公司主打“东海鲫鱼”这一概念,每月出产约5000公斤河鲫鱼,全部销往金华市场,批发价为50元一公斤,市场零售价每公斤70多元,尽管价格高出普通鲫鱼一倍,但仍供不应求。到今年年底,公司月产量有望达到4万公斤,届时将在宁波设销售点,让市民尝一尝这用“海水养”的淡水鱼,到底是啥滋味。

END

来源:中国宁波网

投稿

中国水产门户网,志创渔业信息第一品牌;运营十余载,用心感悟行业发展的点滴;水产人,就上中国水产门户网。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bbwfish”现诚征原创文章,欢迎广大行业人士踊跃投稿,积极爆料。一经采用,必有稿酬!

投稿邮箱:bbwfish@163.com

微信:13707793355

业务联系:0779-2029779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