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水产资讯 >先秦文学史讲义(3)

先秦文学史讲义(3)

2021-01-01 22:46:07


第二讲

诗三百写作的演变历程



导言:

《臣工之什》10首,紧承《清庙之什》而来,其中值得关注的:

1、《鲁说》曰:“《臣工》一章十句,诸侯助祭,遣之于庙之所歌也”,(诗三家义集疏,以下简称集疏,1019页),祭祀的性质,由周王室级别的祭祀而为诸侯助祭之歌;

2、其中《臣工》《噫嘻》两首,角度由上天先祖转向臣工政事,主题由清庙祭祀而为“播厥百谷”;

3、在这一组诗作之中,出现了微子来参与助祭活动的事件,诗三百中首次出现比兴手法;

4、同时开始出现具体创景以及抒情因素的写作;

5、就作者而言,仍主要为周公之作;就写作手法而言,由此前偶然用韵到较多用韵的过程(一、二、十章无韵,其余有韵),全篇无章、无段,在半散文半诗歌的转型状态。


1

第三章

文向歌的转型:《周颂》

03

《臣工之什》


《臣工之什》之一《臣工》: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釐(通理,董理,)尔成,来咨来茹。

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音于)?

於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痔(音质,储备)乃钱镈(音减伯,农具),奄观铚艾(音致意,小镰刀收割。)

译文:

唉唉,臣子卿士,敬谨你们在公贤能。我王吉祥你们的收成,来询问,来度称。

唉唉,来吉祥你们的收成,在这美好的暮春。还有什么祈求呢?怎样对新田旧田耕耘?

好美啊天赐的麦子,大受它的收成。明见的上帝,到现在都使年成丰登。

命令我的众人:准备好农具,察看镰刀割麦收成。


此诗除了首两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有韵之外,其余大段文字无韵,彰显了此一篇虽然进入到第二个之什,但其写作时间,应该是在第一个时期之中,也就是尚未学会用韵的历史阶段。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釐尔成,来咨来茹。”起首四句,显然是代替王来向臣工训示。“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承接的诗句,显示了该作应为暮春之际籍田活动的内容,代臣工和农人向上帝祈祷“康年”。从语气来说,亦应为周公之作。如起首两句,训诫臣工:“嗟嗟臣工,敬尔在公”,“ 王釐尔成,来咨来茹”,则为代王立言,代王训示,正吻合于周公摄政的立场。

《臣工之什》之二《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啊啊!成王,既经招请了您,那就请您统帅百姓!统帅百姓,播种百谷耕耘!快来开发你们的私田三十里,勉力公田,那千万人并肩的耦耕!)

此诗延续着散文体式写作方式,[《周颂》中之《昊天有成命》《时迈》《噫嘻》等篇章全篇无韵,参见王力著《诗经韵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349页。]仍然是全篇无韵写法,充分说明,诗三百早期之作尚未将诗歌需要押韵的文体特征升华为理性的认知,也充分说明,诗三百正是中国诗歌的开山之作。就本诗写作者而言,如果说,前篇作者之代王训诫臣工的重臣身份虽然无疑,但是否为周公,尚需论证的话,则此篇的延续,则进一步证明了这一写作者就是周公无疑。

此篇不仅仅延续代王立言的立场和话语,而且,直接点明代王训诫之王为成王:“噫嘻成王,既昭假尔”,周公正是唯一可以直呼其名而可以训诫之人。则此一篇连同前篇,皆可以直接署名周公矣。此诗同时说明了周公时代对农事的重视,以及农耕的体制制度,私田三十里,其余为公田,公田则采用耦耕方式。在艺术形式方面,可以以此数首为标志,看出在大雅的形态之中,在周公自身的诗体写作中,逐渐形成了以四字为主体的句式形态,篇幅并不以长篇为追求。


《臣工之什》之三《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雝。我客戾(音立,到)止,亦有斯容。在彼无恶(音误),在此无斁(音义)。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成群的白鹭飞舞在那西雝,我的客人来到了西雝——他也有白鹭一般的高洁颜容。他在彼国受人爱戴,在此国也会受到欢迎。早晚勤勉的他,会保持着美誉始终。

周颂《臣工之什》之三《振鹭》、之五《有瞽》、之六《潜》、之九《有客》,皆应与此次招待微子有关,可以视为一个接待微子的系列,作者应为周公。

韵律或有或无,渐次有韵。前后两首,分别皆为8句,皆为精练佳篇。前首妙在赋体,在直白陈说中而有趣味,而有画面,颇类原始的抽象艺术;此首则妙在起兴。全诗背景可与《有客》参照阅读,均应为《毛诗序》所云《有客》“微子来见祖庙也”之作。《笺》:“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微子代殷,后既受命来朝而见也。”方玉润《诗经原始》:“《振鹭》,微子来助祭也。”武庚被诛,微子嗣封,受命来朝助祭也。时间已经在周公摄政三年左右,晚于前面之作。

《振鹭》的写作意义:在于在诗三百的写作时间的坐标上,首次出现了比兴的手法:“振鹭于飞,于彼西雝。”,以“振鹭于飞,于彼西雝”,来兴起“我客戾止,亦有斯容”。比兴手法应是在诗歌反复写作中逐渐摸索出来的写作方式,以后的盛行,可能会与诗三百传播史的比兴诠释有关,,反转过来推动了比兴手法的发展。当下的这次偶然使用,在于将客人(应为微子)的到来(戾止),与“振鹭于飞”的“斯容”加以比喻,带有早期通过比喻来将主体客体化途径的清晰印痕;其次,《振鹭》的用韵,显示出了有意用韵的痕迹,西雝,斯容;无斁,终誉。以换韵方式来形成完整的韵律节奏。

《臣工之什》之五《有瞽》: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音具,木架),崇牙树羽,应田县(悬)鼓,鞉(音陶,摇鼓)磬柷(音柱,始乐)圉(音与,止乐)。既备既奏,萧管备举。喤喤(音皇)厥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瞽师呵,乐师!在我大周的乐庭!架起大版和木架!架起悬挂钟磬的崇牙!架起崇牙上五彩的鸟羽!小鼓、大鼓高高悬挂起!摇鼓石磬吧!那左右击打的柷呀!发出始奏音,那状如伏虎的圉呀!发出结束音!乐器和歌手齐备了,箫管也都一齐奏鸣!洪亮悠扬的乐曲呀!在舒缓和谐的音律中和声,——演奏奉献给先祖来听。我们的客人来到了!久久地欣赏——一直到人散曲终。


(图《有瞽》中提及的“柷”,图源网络)


此诗应为诗三百中描绘西周音乐的第一篇,《毛诗序》:“《有瞽》,始作乐而合乎祖也。”《笺》:“王者始定,制礼功成。‘作乐合成’者,大合诸乐而奏之。”此诗的写作背景,应与《有客》《振鹭》并读,诗中所说的“我客戾止”与《振鹭》同,同是周公为微子到来作准备的诗作之一。

按照《周颂》次序,恰恰到了《有瞽》一首,诗经的写作方式具有了明显的飞越特征,诗歌的韵律节奏明显地从散文化而向诗歌化转型。这一点,正与此前所论的《周颂》经历了由散文而转向诗歌的历程,由配乐诵文到配乐歌唱的歌文,再到配乐歌唱的歌诗的历程。其中周公制礼作乐的音乐配乐,乃为其转型的摇篮和催生剂。亦可说明,周公制礼作乐并非开始时俱都具备,而是渐次由制礼而作乐,而歌唱的过程。微子的到访,或为这种音乐体制的建树,起到了助推作用。

《臣工之什》之六《潜》,全诗仅有6句,为诗三百之中的短篇:

猗(音一,好啊)与漆沮(音居),潜(水中柴堆)有多鱼。有鳣(音沾,鲤鱼)有鲔(音伟,鲟鱼),鲦鲿鰋(音掩)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多好呀,那岐山下的漆水、沮水,水中的捕鱼工具潜中已经捕到很多的鱼。有鳣鱼、鲔鱼,还有鲦鱼、鲿鱼、鰋鱼、鲤鱼,把它们用来祭祀祖先,用来祈求更大的福气。

值得关注者有三:其一,是涉及到漆水、沮水两河水之名,均在岐山脚下,证实了周颂之所创作之地;其二,是“以享以祀”的句式,此一句就是“享祀”两个字而已,通过两个“以”字虚词连接。这其实是诗歌写作方式与散文方式连接的桥梁,有了这种方式,就不论是要表达怎样非诗体的内容,都可以实现诗歌的节奏要求;其三,此诗写六种鱼,却是两种写法:“有鳣有鲔,鲦鲿鰋鲤。”,前两种通过“有”字连接,后四种纯用鱼名铺叙,对以后譬如叠字写法等有所开启。

《臣工之什》之九《有客》: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音拘,盛,多),

敦(音堆,敦琢,装饰)琢其旅。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言授之絷,以絷其马。

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客人终于来到了,白马驾着车乘,文彩而壮盛,装饰着他的随从。挽留客人住了一宿又一宿,挽留客人住了一信(两夜)又一信,我为他用拴马索拴马,不让他走,他走了我又去追他,左右想办法安定他。


(图中古人对《有客》所述画面的描绘,图源网络)


《振鹭》写对有客(微子)之来的期待与对有客的赞美,《有瞽》写为迎接客人的音乐准备,《潜》写为迎接客人的酒宴准备,《有客》则是客人来后的情形,此四篇是一个系列。《有客》诗作写法的突破,是尝试性的采用了描写的方法:全诗除了结尾两句“既有淫威,降福孔夷”为纯粹议论赋体之外,其余篇幅(8句)均为描写和叙事,写得非常生动、形象、有趣。为以后叙事文学之所奠基。所谓“指事造形”之类是也。

此前笔者曾怀疑司马迁所载微子过殷墟之作,当下,根据《有客》三篇的研究,则微子之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了,只不过微子虽为殷人,其作则在周公等开始有大量的诗写作之后,而微子又有亲身接触、接受这些诗歌礼乐的经历,途径朝歌或是安阳王陵,感触而发,就有了诗歌史和个人经历的双重根基。

《臣工之什》还可以提及的有之四《丰年》(原文略),《毛诗序》:“《丰年》,秋冬报也”《笺》:“报者,谓尝也,蒸尝”,写丰收之年蒸尝祭祀,颇类先农坛、地坛的祭祀活动;《丰年》者,农业之事。《臣工之什》之八《载见》: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毛诗序》:“诸侯始见乎武王庙也”,《笺》:“诸侯始见君王,谓见成王也。”此诗值得关注者有二:其一,全诗14句,前8句同韵,其中7句用韵,细密的押韵方式,其写作方式理应略后;其二,“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四句,承接《有客》的描写方式而来,通过描写达到了生动形象。




先秦文学史讲义(3)



作者:木斋

责任编辑:刘宗瑞

美工:李文一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