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特种水产 >道教有个理念是仙道贵生,主张慈爱一切,不伤物命.

道教有个理念是仙道贵生,主张慈爱一切,不伤物命.

2021-11-28 03:46:43

点击“中华传统国学”一键关注!
点击“中华传统国学”一键关注!



道教有个理念是仙道贵生,主张慈爱一切,不伤物命。


首先,道教讲究「随缘放生」。遇见动物临当被杀时,劝解救下,这种放生又等于救生。其次,道教讲究「择物放生」。有些动物本身业障深重,沉沦恶道是自己感召的,强救不得。


比如专业养殖的动物本身就是供人食用或玩赏的,就算放生了它们也无法存活。


与其放几笼草鱼,不如放几条中华鲟更有意义。再次,道教讲究「随时放生」。


有很多善信赶在初一、十五等一些固定的日子,大肆买放生灵,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商贩钻了空子,不但专门捕来动物希望在这些天里卖个好价钱,更加大了动物的死亡率,这种行为本来就是杀生的一部分。所以,道教不提倡大肆放生。


放生的本意,是将被捕捉的动物放回到其本来生存的大自然中,放生之后,要确保动物能够生存,否则放生就成了「放死」。


相较放生来说,道教提倡的善举是植树。植树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善举,有益而无害,所以,举凡求福、消灾、解厄、延生、求官求财,都可以种植树木,福不唐捐。



放生的真谛,便是劝告世人勿杀生。


古语有云:「诸罪孽中,杀孽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戒杀最好的方法是吃素,断绝一切肉食;但若是一时间未能做到完全吃素,平时就要多些放生,以积功德。


古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思就是说,救人一命的功德,比建造七层高宝塔的功德还要大。因此,放生是消孽的最好方法。


在放生的过程中,最大受益者还是放生的善信本身。


因为在放生的行为中,善信不仅倘还了宿世的杀债,更为自己无形中创造了无数的福德因缘,福有悠归!



一、严禁在中国境内放生外来物种。(警惕生物侵略,不要为了放生而犯下更大的罪恶)


二、严禁在淡水里放生咸水鱼,同样也不能在咸水里放生淡水鱼。(相当于谋杀)


三、严禁忽视季节放生休眠或者迁徒动物。(与谋杀无异)


四、严禁不经调研生态环境就异地放生。(与谋杀无异)


五、严禁在不具备条件的宫观寺庙放生。(砌个水池就以为可以放生啊,那是对动物的折磨)


六、严禁放生人工饲养已经不具备独力生存能力的动物。(放生越多死亡越多)


七、严禁偷偷放生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放一只有可能会消灭很多种类,但要善待这些动物)


不能因为你要放生而刺激了捕捉野生动物的高潮。所以,买放生灵也是要看缘分的,不要特意去捕捉或预定。道教讲究道法自然,不搞那些虚的。


所以宜放生的一般都是当地动物,选择大江大河或者海洋(海洋动物)、大山,而且季节要恰当,别像人们一样搞什么反季节蔬菜。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快速关注



 ↑↑↑ 

中华传统国学

国学道家文化
国学中医文化
国学易经文化
国学风水文化

国学命理文化



关注平台后 回复数字 查看相应内容

回复0收看:中华五千年国学常识集锦  

回复1看:中国老家规,这就是教养

回复2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回复3看:古代女子洞房前后的区别
回复4看:色难 .........你敢看吗?
回复5看:为啥人生气时说话用喊?
回复6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回复7看: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
回复8看:中华“七不出门八不归家
回复9看:筷子为什么是7寸6分?
回复10看:传统饮食相生相克原理
回复11看:人类的残忍让自己胆寒
回复12看:国学精粹不怨天不尤人
回复13看:睡姿这事,你做对了吗
回复14看:龙的九个儿子,在哪?
回复15看:中华老规矩,教给孩子
回复16看:吃 醋 ,生活才有滋味
回复17看:“老公”原恶毒骂人的
回复18看:阎王和穷鬼的对话,
回复19看:祖宗十八代称呼大全!
回复20看:知命不怨天知己不怨人
回复21看:如何判断你元气不足?
回复22看:四杯绿茶让癌症远离
回复23看:心存善良,无可恨之人
回复24看:拆字做人—太精辟了!
回复25看:写给总是乱想的你!
回复26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回复27看:知道吗?刷牙别沾水!
回复28看:古代到底有没有合同?
回复29看:是药三分毒,药补食补
回复30看:车内摆件十大禁忌,
回复31看:春吃芽、夏吃瓜 
回复32看:遇出葬和婚礼的禁忌,
回复33看:流传600年,益寿延年
回复34看:这五种房子越住越穷!
回复35看:不骗你,吃太饱很可怕!
回复36看:大忌!绝不能进卧室
回复37看:传给孩子,还是失传?
回复38看:常按六个穴位!
回复39看:古代投降为何举白旗?
回复40看:影响运气的小动作
回复41看:手镯最好别戴左手上!
回复42看:忌讳,不要乱改名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