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特种水产 >“四大家鱼”养殖每月注意事项(10-12月)

“四大家鱼”养殖每月注意事项(10-12月)

2022-05-17 01:28:06

十月份养殖注意事项

一般进入十月份后,鱼塘的水温不再上升,鱼类吃食又逐渐旺盛,这是一年之中鱼类第二个黄金生长时期的开始。因此,做好十月份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搞好此时期的管理可比正常管理增产20~30%左右。

1、加强投饵管理:进入十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晴朗天气多,气压高,水中氧气含量丰富,鱼摄食旺盛,要抓好这段时间的投饵管理,使鱼吃饱吃好。随着气温的下降,可增加饵料中的脂肪含量,让成鱼尽快长膘达到商品规格。该阶段投饲要以质量较好的配合饲料为主,同时要注意精、粗饲料的合理搭配。

2、做好水质调节:本月份晴朗天气多,光线足,加上养殖鱼类的密度逐渐增大,投喂量多,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高,水易过肥,昼夜温差又大,池水对流强烈,极易出现4月份那样的“转水”、缺氧甚至“泛池”(严重缺氧导致池鱼大批死亡)事故。所以,在水温还没大幅度降低前这段时间,一定要搞好水质管理,经常观察水色和水质变化,及时注换新水或采用药物、微生态制剂控制水质,为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防止缺氧、泛池等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应看水施肥,培育水中生物饵料,以满足鲢、鳙滤食生长的需要。

3、适时捕捞:进入十月份后,有些鱼已达到上市商品规格,应及时起捕上市。同时,这样做还能加速未达规格的留塘鱼的生长。因为销售是养殖的最终环节,当达到商品规格后就要尽快销售,特别是密度高的养殖池塘,可采用轮捕的方式,捕大留小,降低密度,促进留塘鱼的生长,减少池塘压力。

十一月份养殖注意事项

一般进入十一月份后,气温一般不会再超过20℃,但大多数鱼类在15℃以上时仍可摄食。

1、加强管理,适时收获:对于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来说,本月可加大施肥量,保持水质一定的肥度,使越冬的鱼在越冬期不致于“落膘”,保证越冬的成活率,另越冬池的水位应尽量加深。对于各种成鱼来说,11月份是主要的收获季节,应根据养殖的品种、规格及当地的条件,有计划地起捕上市。

2、防止缺氧:正常情况下,缺氧泛塘大都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冬季少见。但在肥水鱼塘、深潭死水鱼塘等养殖条件下,冬季也会发生缺氧死鱼虾。随着气温下降,表层水随温度下降、密度增加而下沉,底层缺氧和无氧的水上浮,会造成上层水体严重缺氧。另外,冬季光照时间短,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产氧量减少,也造成养殖水体溶氧量不足。因此,在这些水域冬季也要适时采取增氧措施,防止泛塘死鱼。

3、病害控制:本月较为常见的是水霉病。该病对鱼的种类没有选择性,但凡鱼体没有受伤,一律不会感染,而受伤者一般均能感染,且在尸体上水霉繁殖得特别快。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冬、春季节。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冷空气过后,天气稍上升,但表层水温仍然较低,鱼类错以为气温已上升,从底层游上水面,导致受伤而感染的情况。预防:①注意加强鱼类营养,提高免疫力;②冬、春季要注意做好防寒工作,有条件者要搭过冬棚或防风棚,加深水位,防止鱼冻伤;③寒潮来之前后都要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

十二月份养殖注意事项

进入12月份以后,随着天气日渐变冷,此时对各种鱼塘也要有不同的对策:

1、清塘晒塘:对于养殖的鱼类全部收获的鱼塘来说,根据来年的养殖计划和所培育的鱼种分批进行干塘和清塘工作,最好将成鱼养殖池塘有一定时间的日晒期,以改善底质和杀灭病原体,为日后鱼类健康生长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2、预防寒冻:对于还有存塘鱼要过冬的池塘,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避寒增温。①设障避寒。在鱼塘北边用木竹打桩,围上编织袋或草帘作屏障,减轻寒流侵袭。②施粪升温。每亩水面施畜禽粪肥500公斤左右,利用肥料发酵释放出的热量来升高水温。③烟熏制暖。冬季白天北风呼啸,夜晚往往有霜冻,可用湿稻草或木糠等在塘基生火熏烟,减轻霜冻,升高塘边水温。④投放水草。冬季往鱼塘里投放适量水草,让鱼在草丛避寒。⑤注水增温。在气温较高的晴天午后,将水温较高的浅水塘里的水或抽取井水注入鱼塘,提高鱼塘水温。

3、鱼种培育:培育好鱼种是来年养好鱼的关键一环。为把冬季鱼种培育好,提高鱼种成活率,达到规格大、质量好、品种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池塘条件。一般池塘水质条件要好、水源充足,到冬天寒冷时可及时加深一些水;②合理混养。因鱼种不同,混养比例也不同。如养鲢鱼种或鳙鱼种为主的池塘,可配养总放养量的10%-15%的鲩鱼种,这样可利用池塘的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和幼嫩水草。③饲养管理。分塘后要及时追肥,投放饲料。管理上要坚持早晚巡塘,观察鱼类活动,摄食情况和注意水质的好坏,确定施肥和投喂饲料数量,同时要注意塘堤有无漏水逃鱼,做好鱼病防治。




          识别二维码,关注“珠江水产”公众号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