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新闻 >【推荐阅读】黄颡鱼育苗流程及苗种培育关键点

【推荐阅读】黄颡鱼育苗流程及苗种培育关键点

2022-07-03 00:03:22

点击上面蓝字科学养殖即可关注并可查阅往期期刊。打造水产行业微信第一服务平台

一、育苗流程


1. 亲鱼培育


  黄颡鱼亲鱼培育池的水质要保持清鲜无污染;池水的溶氧量必须保持在3.5mg/L,pH 6.5~8.5。在准备催产的前1~2个月,每7~10天要冲水1次,每次冲水的时间为50~80分钟。冲水时,可以利用原池的水进行冲注,使池塘中形成水流,刺激黄颡鱼亲鱼性腺发育。


2.亲鱼选择


  一般要求雄性个体350克以上,雌性个体150克以上为佳。收集时应注意,亲鱼雌雄个体差异较大,雄大雌小。雄性个体硕长,腹部细瘦,体色较深,肛门之后有一明显的尖状尿殖乳突,长约0.6~0.8cm;雌性个体较短小,腹部膨大柔软,体色稍浅,肛门之后无尿殖乳突,有一圆形生殖孔,再之后是细小的泌尿孔。收集的亲鱼要求健壮活跃,体表光滑无伤。对游动异常、体表有明显钩伤和擦伤的鱼要剔除,否则下池后会慢慢死去。下池前,亲鱼最好先用万分之四的食盐和小苏打合剂浸洗片刻再下池,以防水霉感染。


3.亲鱼催产


  湖州地区一般亲鱼一般很少进行人工催产,采取自然繁育。若人工采卵授精,雌雄比例为4∶1。采用多种催产激素混合注射效果好。一般剂量为,雌鱼每公斤体重注射鲤体(PG)1~3mg加地欧酮(DOM)1~3mg加促排卵素2号(LRH~A)5~15g。雄鱼剂量为雌鱼的0.7倍。分两针注射,针距10~12小时。水温24~27℃,效应时间l5~22小时。


4. 催产药物使用


  催产剂量:PG(鱼脑垂体)3~6mg/kg,HCG(绒毛膜激素)800~1200ppm/kg,LRH~A(类似物)20~30微克/kg。


  效应时间:给鱼的成熟都和水流条件有一定关系,成熟度好时间快,水流条件好时间快,一般在24~28℃,效应时间是20~25小时。


5.培育基本设施建设


  苗场外配备蓄水池,供给育苗池所需水源,该蓄水池条件:


  (1)面积4~5亩,根据育苗场需求来定。


  (2)较好的水色,浮游微藻和浮游动物丰富,有害藻类较少。定期追肥,解毒。


  (3)水源进水要充分消毒,底质良好。


  输水管采用PVC管道将蓄水池中的水供给育苗池,在内部进行分流到各个育苗池。在蓄水池那端需要纱网过滤,保证进入苗池的水无大型污物。


  蓄水池的水通过总管道输入到育苗池,在育苗池进行调控分流。保证育苗池水供应


  孵化过程中采取流水刺激孵化,同时保证孵化水源清洁在孵化过程中,要根据情况进行孵化水流的调节。在孵化的初期,可以适当的加大水的流量,使鱼卵能在水中稍有漂动即可。在孵化的后期,由于鱼苗逐渐孵出,此时即可调节水的流量,以免鱼苗在出膜后顶水游泳,消耗鱼苗的体力,降低鱼苗的成活率。


  在孵化池中进水管道对面设有排水管道,以便水流排出,保证水体流动性以及孵化池中水质的清洁。,将水排出养殖池外。


  黄颡鱼鱼卵在胚胎发育时,需要较高的溶氧,孵化水体中的溶氧要保持在5毫克/升。黄颡鱼鱼卵在孵化时,要求孵化用水的水质清新,溶氧量高,并且无藻类及过多的有机物。受污染的水源不能用作孵化的水。


二、苗种培育关键点


1.亲鱼池的处理


  亲鱼培育池的面积一般为1~2亩,具体大小可依据苗种生产规模来定,培育池水深保持在2.2米左右。因为黄颡鱼亲鱼的个体较小,所以培育池的面积不宜过大。培育池面积过大,往往因催产不及时而造成黄颡鱼亲鱼的流产。


  培育池必须每年清塘1次,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杀死敌害生物和病原体,改良池塘的水质。如果是老塘,则要清除池塘底部的淤泥。作为黄颡鱼亲鱼的培育池,不论是新开挖的池塘还是老塘,在亲鱼下池前都要进行池塘消毒。


  池塘清塘消毒较常用的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


2.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为2000尾/亩,同时每亩池塘可混养10~13cm的花白鲢鱼种200~300尾,利用花白鲢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以达到控制水质的目的。放养比例雄性∶雌性=3∶1。


3.亲鱼营养


  亲鱼培育阶段,由于性成熟的需要,黄颡鱼对营养的需求较高,单靠池塘的天然饵料难以满足黄颡鱼亲鱼生长和性腺发育的需求,必须加强外援营养的补充,即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应达到33~35%,脂肪应达7%。人工饲料中鱼粉蛋白质含量在60%以上,脂肪含量5~10%,矿物质15~19%,此外还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满足亲鱼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营养要求。


4.鱼卵孵化


  (1)黄颡鱼鱼卵孵化时需要较高的溶氧,孵化水体中的溶氧要保持在5mg/L;pH值在7.5左右为宜;孵化水温为18~28℃,最适孵化水温为22~28℃。


  (2)孵化用水必须经过过滤,防止敌害和污物进入孵化设备而影响孵化效果。


  (3)在孵化过程中,要根据情况进行孵化水流的调节。在孵化的初期,可以适当的加大水的流量,使鱼卵能在水中稍有漂动即可。在孵化的后期,由于鱼苗逐渐孵出,此时即可调节水的流量,以免鱼苗在出膜后顶水游泳,消耗鱼苗的体力,降低鱼苗的成活率。


  (4)鱼卵收集采用棕榈叶进行收集,在使用前棕榈叶要充分暴晒,防止霉菌等滋生,影响收集鱼卵的生活率。将暴晒,消毒好的棕榈叶放进橡胶桶里,备用。


  黄颡鱼有筑巢产卵的习惯,将放有棕榈叶的橡胶桶放入池塘中作为黄颡鱼产卵巢穴,桶柄栓有细绳,细绳另一端系有漂浮物,漂浮在水上,便于取出桶,观察鱼卵收集情况。黄颡鱼亲鱼会在桶内产卵。黄颡鱼卵属于沉降性卵,会在棕榈叶上富集,当鱼卵到一定数量时更换新的棕榈叶。


  将鱼卵富集好的棕榈叶悬挂在木条中放入孵化池,密度根据孵化池大小进行排列,保证充足的空隙,便于水体流通。定期观察鱼卵孵化情况防止霉变发生。广东广州海因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张晓阳/文


小编诚邀各位水产师兄弟吐槽(评论)!


加微信号13593234447随时获取水产相关信息!

============www.sxzyhy.com==========

感谢您关注山西中渔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办《科学养殖》公众平台,我们将努力为您提供最新新闻资讯、市场动态、养殖技术及水产相关信息。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更精彩!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