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行业新闻 >【01号参赛作品 】马灯的随想

【01号参赛作品 】马灯的随想

2021-08-29 22:34:30


马灯的随想

                    文/丘生凤 

一盏马灯立在贴有灶君的烟囱前,照亮灶君,灶门晃耀着灶膛里的火光,冒着热气的锅盖腾起诱人的香味,十来平米的厨房酝酿着丰盛的晚餐。在冷冷的冬天,这就是家,温馨而柔润!

几年前,也许有灶君的护佑,日子在溢满暖和的雾霭的厨房中一天天过去,其间自然享受着团团圆圆的祥和。而今,我凝视着带有污痕的印着灶君两字的红纸——灶君——无以言说。我在搜寻逝去的岁月中那残留在脑海的温馨而祥和的一鳞半爪,内心顿生挹郁、凄戚,许久才稍稍平抚下来。

天阴沉阴沉,不时撒下雨丝,为窄小的厨房平添暗黑和清冷。前几天国网电力公司发来短信,说是今日从700——21:00因线路检修而停电。人们对电的依赖无异于饥不择食之窘态,天一落黑,便急不可奈在房前屋后探头探脑,打听确切送电时间。我嘛,早已做好充分准备,买了两对蜡烛,为马灯加了油——马灯是漆红的,前年妻子于跨年夜撒手人寰,当地风俗故者还山后,其卧室便要点长明灯,一直燃到油尽灯灭,便买了这盏马灯,这次恰好派上了用场——马灯要用火柴点着,如今人们不兴火柴了,于是到离家不远小卖部买了一包,忒便宜,一包一元,十盒,长汀和平牌的,一盒一毛钱,心想:人家挺不容易呀!

点着了马灯,拨转几下调节灯芯高低的把手,燃烧正常,顿时厨房便亮堂了。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或七十年代初的物质匮乏年代,家乡照明工具无外乎是煤油灯和蜡烛,能用上马灯的人家,一般来说有其对马灯的特殊需求。因为在市面流通一分纸币的年代,马灯还是挺贵的。

那时内兄老大家便有一盏马灯。

当时农村生产责任制刚刚落实,为了生计,老大傍晚收工后便叫上大弟一同下河打鱼,以补贴生活。内兄三个弟弟、三个妹妹,还有儿女、侄子女,一家十几口人。而母亲走得早,父亲虽是农民,却俨如一介书生,集体化时长期担任生产队会计,生产责任制落实后便在家带孙子,料理家务,但书不离手,他读过的书有七侠五义薛丁山征西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母亲走后家庭生活担子几乎由他一人挑起来,思忖再三,他认为自己就住在河边,下河打鱼卖鱼实可作一项重要的家庭经济来源。

这条河便是黄潭河。

河水清澈,鱼虾浅底,水草袅娜;两岸垂柳依依,翠竹青青,鸟雀鸣啾……倘若仲夏之夜恰遇明月初升之时,月光如水,男女老少便嬉戏水中,一洗日间之劳顿,尽享清凉之惬意。微风徐来,波光粼粼,整个河面俨如撒下无数金帛银盏,尽显黄潭河大气、富有和慷慨。每到此时,一灯缓缓从上游朝着下来——这是渔船上的马灯——又缓缓离开人们的視线,人们知道,趁着夜色,有人撑船撒网打鱼去了……

一枝一叶总关情。那时的黄潭河水美,鱼美,水下沙石美,两岸景色美,人们在河里取水饮用,捞沙筑房,打鱼谋生,生生不息,是黄潭河养育了居于闽西一隅的客家先民及其裔孙。如今电站的兴建使得黄潭河变得面目全非,昔日的景致荡然无存!

所以,黄潭河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内兄老大凭其过人胆识和责任心,肩扛鱼网,手提马灯,起早贪黑来往于家与河之间,他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不敢懈怠,似乎母亲的一双眼睛深情地期盼着他——母亲病逝时他不在身边,等到他从田里回到家里看见母亲仍睁开眼睛,安祥中带着深情期待,是他为母亲合上眼的。

天一抹黑,老大兄弟俩解下缆绳,跳上渔船,开始了晚上的打鱼之行。哪里鱼多,哪里鱼少,老大心中有数,上船直奔撒网点,沿黄潭河一路直下。天黑下来了,左右前后尽是哗哗的流水声,偶尔栖息于岸边树上的鸟儿发出孤孑的鸣叫,使周边平添了一丝荒凉。 一路撒网,十分希冀。天完全黑下来了,老大吩咐弟弟点亮马灯,挂于船头。于是,一灯如豆,陪伴他们撒网、收网、做饭、抽烟、喝茶……收网是最后一道工序,一般在凌晨两点开始,二十余里的返程之行逆流而上,比去时顺流而下艰辛得多,水流湍急处便要下水拉船。收网时,老大总是把舵——撑船,大弟则收网、挂网,然后就着马灯的亮光从网上撸下各种各样的鱼儿:石斑鱼、鲫鱼、鲤鱼……还有至今说不出名字却几乎绝迹的鱼。运气好时,一网三、五斤不成问题,此时往往满载而归,下了鱼船,老大提着马灯在前带路,大弟则挑着担或多或少的鱼,跟在老大后面,偌大的一个家皆大欢喜!

当然沿河打鱼的人自然不少,这时,白天黄潭河的景致被彻夜的嚯嚯——河水声代替之外,点点渔火——马灯的光却给夜间的黄潭河增添特有的景致,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便跨越时空走来,此时此刻,走近河边便会吟诵起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多么有诗意的一幕,全仗着这盏盏渔火——马灯!

时间一晃而过,如今黄潭河在家乡戛然而止,一年里很长一段时间河变成了湖,若是枯水期,才略显黄潭河旧貌,但河的概念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偶尔还能见到晚间渔火,那不是马灯,而是简易发电机点亮的电灯,马灯随着黄潭河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今天若不是输电线路检修停电,我也早把大前年买的这盏马灯忘了,也好温故而知新,那过去了的日子,有的不堪回首,有的难以忘怀,有的却能挤压出一丝丝淡淡的馨香,一切留给记忆吧!


作者简介


丘生凤,男,1962年2月出生,大科学历,小学教师。1982年任教于上才溪小学,1984年下半年起调回稔田中心小学任教至今。从教34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闲暇之余喜欢读书,涉猎面广,尤喜欢诗歌以及随笔之类的散文,有时也会练习写写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大都侧重于学校管理方面的)。1986年被评为省农村优秀教师。



编者按

       马灯,不仅仅是本文作者的记忆,也是很多人儿时的记忆,它曾经是黑暗的夜里最温柔的阳光。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位夜里最忠实的伙伴渐渐的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变成了一份质朴的记忆,一份温暖的回忆,一个时光背后的故事。 

微信公众号:HCMSZX

投稿邮箱:568887680@qq.com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平潭特种水产养殖交流组